日历

« 2024-05-04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统计信息

  • 访问量: 808
  • 日志数: 20
  • 建立时间: 2008-11-08
  • 更新时间: 2009-01-12

RSS订阅

我的最新日志

  • 喀尔巴阡山上的佩雷什王宫

    2009-1-12

    喀尔巴阡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东部延伸,位于欧洲中部,全长1450公里,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多瑙河谷起,经波兰、俄罗斯边境到罗马尼亚西南多瑙河畔的铁门,呈半环形横卧大地。

     沿着喀尔巴阡山这条“民族的脊梁”,罗马尼亚最著名历史名城和一系列沉淀着古老的迷人的人文传说的风光名胜,象珍珠一样遍布在这条美丽的山脉。

    在距布加勒斯特以北约130公里的南喀尔巴阡山中段,有一座已有300年历史的童话般的美丽小山城锡纳亚,罗马尼亚国王卡洛尔一世的夏宫-----闻名的佩雷什王宫就掩映在巴尔喀阡山葱郁的山色中。    

    这座庄严华贵的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873年,1883年完成首期工程,1914年全部竣工。它的外观体现了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三个塔尖直插云霄。宫殿前面是一个大理石平台,平台上有水池和千姿百态的石雕。

     1866年,当时的罗马尼亚联合王国的国务会议作出决定,请德国亲王卡洛尔当罗马尼亚的国王。这位出身德国霍亨索伦家族的国王对罗马尼亚的统治可圈可点,同时他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德国血统。为了修建佩雷什宫,他专门从德国请来两位设计师担纲设计,先后历经数十年才全部完工。

    佩雷什王宫宫殿内部富丽堂皇,陈设幽雅,大小厅如兵器厅、议事厅、办公室、音乐厅、宴会厅、小剧场、卧室、起居室等共160间,展现了德、意、英、土等不同国家的风格。兵器厅藏有15-16世纪德国各种兵器以及印度、波斯、土耳其制造的军械盔甲。卡洛尔国王一生的珍爱之物尽收于此。     1947年罗马尼亚军队起义推翻国王和原政府,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包括这些宫殿和城堡在内的一切王室财产被收归国有,国王及其家族成员流亡国外。1989年罗发生政权更迭,新政府逐步归还了王室部分财产。此次将归还的财产是最大的一笔,到目前为止这些宫殿和城堡作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如今,这座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与巴尔喀阡山浑然一体,被认为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堡之一。

  • 探秘多瑙河三角洲(2)

    2008-12-28

    鱼是多瑙河三角洲和湖泊的另一个丰富资源:现已发现鲟鱼鲈鱼60多种鱼,其中45种是在多瑙河及其支流中土生土长的鱼,另外15种为海鱼。

    临近中午,游船停靠在河边,我们一行上岸,来到当地渔民开的一家餐厅,享受一顿正宗的丰美的鱼餐。罗马尼亚家家户户都喜欢自酿的最有名的李子酒和多瑙河鲜鱼汤是这顿大餐的主角。

    在多瑙河岸,象这样由渔民开办的设施配套、服务一流的餐旅店还有很多。

    多瑙河三角洲水网密布,现有记载的鸟类已达300多种,其中有4种是世界上残存的鸟。有176种珍稀鸟类在多瑙河三角洲繁殖。在茂密的森林里和波光点点的湖面上生活着的各种飞禽,以及世界上仅存的12千多对黑颈鸬鹚,其中鹈鹕和白鹈鹕是自然界珍奇的巨大鸟类。记得小时候看〈醍醐世界〉纪录片,当时就觉得,哎哟,还有这么多醍醐,也叫塘鹅。没想到这里就是塘鹅最大的积聚地。大片大片的塘鹅,还有珍稀的卷毛醍醐,那些黑云般的鸟影,几乎把整个天空都遮蔽了。

    多瑙河三角洲是一个仍在形成中的世界,它散发着海草湿土和鲜鱼子酱的蛮荒气味。

     同古时候一样,多瑙河三角洲现仍是每年从欧洲中部和北部迁往地中海的候鸟的落脚点。

    多瑙河河长2850公里,平均流速每秒6500立方米,挟带的淤泥每年约有两亿吨。作为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的最大河流,它的汇水面积超过80万平方公里,它流经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乌克兰,欧洲中部和东南部、奥地利德国以及匈牙利的河流都汇集其中。

       然而,多瑙河挟带的固体物质正以每年10米的速度吞食着海洋。由于芦苇漂流形成了长达几公里的岛屿,使人们无处泊船。

      在过去的50年左右,多瑙河三角洲上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芦苇床的动植物一直遭受污染的威胁,现已造成很大破坏。捕鱼量急剧下跌。仅在过去十年中,就有五种鸟消失,八种鸟数量减少,27种变得稀有,18种濒临灭绝。

    多瑙河三角洲的生态警报已经拉响

    现在,除了上述一些国家重点保护区外,多瑙河三角洲已成为罗马尼亚人最喜欢来的休闲胜地之一,开辟为当地最重要的国际性黄金旅游线路。

    每年来这里旅游的外国游客成倍增长。

    但是,无限度的旅游开发,也在一定程度是造成多瑙河三角洲环境保护的压力。

     丹尼尔说,三角洲本身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每年几万的游客就变成了一个大问题,旅游部门采取按季节来限制人数进入保护区。春天是对野生动物鸟类很敏感的季节,春天的限制人数比较严格,但夏天秋天就宽松多了,而夏天秋天的多瑙河三角洲最美的季节。。

     

  • 探秘多瑙河三角洲(1)

    2008-12-14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观众,几乎是从电影上认识罗马尼亚的。那时候《多瑙河之波》、《爆炸》、《《巴布什卡历险记》等影片,让中国人第一次认识了遥远而美丽的多瑙河和丰饶神秘的多瑙河三角洲。。。。。

    时间过去了四十年,多瑙河岸和多瑙河三角洲那片6000平方公里之大的自然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图尔恰市,是进入多瑙河三角洲的门户。

    这里提供给游客深入三角洲腹地观光旅游的游船都是私有化的公司,丹尼尔先生是这样一家公司的老板。丹尼尔对他从事的这种生意充满信心,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信心来自于多瑙河三角洲这一独有的旅游资源

    现在,我们就要出发去探秘这个被誉为“人类最大的自然实验室”的多瑙河三角洲,和我们同行的还有三位法国游客。船老大是丹尼尔公司的雇员。根当地人介绍,我们是进入多瑙河三角洲实地拍摄的第一家外国电视媒体。

    一提起多瑙河三角洲,人们自然会追朔到多瑙河的源头以及其遥远的历史因为多瑙河是我们具有历史意义的象征,多瑙河流域也是罗马尼亚民族的摇篮。

    从历史上去看一下。罗马尼亚属于拉丁民族,周围都是斯拉夫民族。之所以成为拉丁民族,是因为古罗马帝国曾经征服过罗马尼亚。征服罗马尼亚的古罗马皇帝叫图拉真,公元二世纪他率领罗马军队征讨生活在 多瑙河平 原和喀尔巴阡山的达契亚人时,是第一个踏着石桥渡过多瑙河的人。当时,这座由大马士革建筑师阿波洛多鲁斯于公元105年所建的大桥,帮助他打败达契亚人,使罗马尼亚纳入庞大的罗马帝国的版图。

    多瑙河水通过三条支流注入黑海,从北向南,分别是基利亚河、苏利纳河和斯芬图格奥尔基河(圣乔治河)。。 随着漫长岁月中河沙的不断冲积,多在黑海入海口处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三角洲,这就是多瑙河三角洲。大部在罗马尼亚东部,小部分在乌克兰境内。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其中河滩占总面积的25%,其余是水草地、沼泽湖泊等,是欧洲现存的最大的湿地。多瑙河三角洲是湖泊、芦苇荡、草地沙洲和原始森林的混合地带。芦苇覆盖面积占23,是世界的芦苇产地之一。在欧洲,多瑙河三角洲属于第三大三角洲,仅次于伏尔加河和库班河三角洲,但它的动植物资源却很丰富,欧洲百分之九十八的动植物这里都有。

  • “葡萄酒的土地”

    2008-12-08

    罗马尼亚是世界十大葡萄酒酿造国之一。在康斯坦察,如果你想体验这片葡萄酒的土地的浪漫风情,那么应该去罗马尼亚最著名的穆勒法特拉尔葡萄酒庄园。

     据考古史料记载,4000多年前就开始葡萄的种植和酿制,酒神狄厄尼索斯,就降生在即今罗马尼亚境内的THRACIA,像这样遍布全国生产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甚至更早一些的时候,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穆勒法特拉尔葡萄酒企业生产的葡萄酒一共有十几个类别100多个品种,它因质量上乘、工艺独特,屡次在世界性的葡萄酒展览及比赛上摘金夺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日渐提高。

    在主人的邀请下,我们参观了庄园的品酒会。穆勒法特拉尔葡萄酒厂公关部经理多姆纳鲁介绍说,我们喝酒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消遣和享受,那么品酒从四个方面讲究,外观、颜色、气味、味道,现在我们可以喝一口酒,在嘴里停留5秒钟,让酒加温,经过加温,酒里的挥发物会挥发多些,通过鼻子来感受香味(特写工作人员品酒),第一口要充满整个口腔,跟所有的味蕾都要接触,然后这个酒味就会慢慢进入鼻腔,5秒钟后,品尝完香味就可以咽下去,你要体会酒味道的持久性,是不是在你的嘴里持久不散,味道在嘴里保留的时间越长,这个酒越好,这个就必须是一种均匀的和谐的香味才行,咽下去的时候要持久。

    罗马尼亚现有20多万公顷的葡萄种植园,种植面积占罗农作物总面积的14%,在农副产品出口中,葡萄酒比例最大,出口量在欧洲占第3位,葡萄酒产量占全世界第4位。这里的葡萄大都种在丘陵地带,穆勒法特拉尔葡萄酒庄园就建在山坡的最高处,向下眺望,成行成片的葡萄树绿满了坡地。

    在穆勒法特拉尔葡萄酒庄园参观,热情的庄园主往往会留你在他的庄园餐厅用午餐。在欢乐的气氛中品尝了近10种庄园自酿的美酒,主人会很高兴的告诉你,这些葡萄酒大多销往法国。

     

    罗马尼亚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因为人少地多土地肥沃,只要在地里播下种子,不用精耕细作长多少收多少也就够了,所以土地轮着耕种,今年种这块明年就种那块。这样一来,土地在得到间歇养护的同时也保持了自然的原始生机。充裕的土地资源使罗马尼亚人几乎家家户户都自己种植葡萄,酿制葡萄酒。由于罗马尼亚法律禁止家酿葡萄酒进入市场,罗马尼亚人的家酿葡萄酒大部分自产自用,有些赠送给亲戚朋友。

  • “黑海珍珠”康斯坦察

    2008-12-05

    多瑙河上的友谊大桥,连接着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经过这座大桥,跨越二个国家的边界只需要10分钟的车程。

    从保加利亚这个斯拉夫国家一到罗马尼亚这个拉丁民族的国度,扑入我们镜头的就是这条二十世纪罗马尼亚人挖掘的伟大河流-----多瑙河黑海运河。

    这条运河的出海口就是罗马尼亚最大的海港城市、被誉为“黑海珍珠”的康斯坦察。

    康斯坦察港是黑海最大的海港,也是欧洲的第九大港。是罗马尼亚除布加勒斯特以外的第二大城市。

    水,孕育了自然界一切的生命,河流,孕育和延伸了人类的文明,大海,又永远回响着人类不倦的追求和向往,可以说,康斯坦察是多瑙河和黑海共同塑造的一座既古老而又现代的美丽城市。河海的波涛,书写着康斯坦察二千多年来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

    康斯坦察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当时的古希腊人就曾在尤克辛海滨, 也就是今天的黑海,建成一座名为托米斯的城堡。以后,这个好客的海港迎来了无数商贾,这一地区逐步繁荣起来。公元前后,罗马帝国诗人欧维迪乌被放逐来此,他在这里行吟赋诗,写下许多愤世的诗篇。他还撰写了介绍当时托米斯情况的史料。当时,这座城市就是巴尔干人民联系海外的桥梁。轻快的帆船将当地的产品运往海外,也把海外的珍宝运来这里。公元14世纪时,拜占庭国王康斯坦丁以他姐姐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将托米斯改名为康斯坦察。

    历史给康斯坦察留下十分丰富的文物古迹,特别是海港台地,被誉为考古学家的“金矿”,在这里出土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如今,康斯坦察市公园就建在托米斯城的遗址上,公园里到处是古城墙、石柱、石棺和一些残缺不全的雕像。       这里建有康斯坦察国家历史和考古博物馆,馆内珍藏着许多无价之宝。其中有两座珍贵的石雕:一座是托米斯的女护城神福尔图娜和黑海之神庞托斯的雕像,另一座是格利贡蛇的雕像。而康斯坦察海边现在还保留着1300多年前热那亚人建造的灯塔。市内,有建于公元34世纪的古罗马建筑;城外,有拜占庭城堡的遗迹。被古罗马帝国放逐于此的诗人欧维迪乌的青铜雕像竖立在康斯坦察市中心广场上,成为当地名胜。

     

    在海滨公园,这里矗立着罗马尼亚著名诗人埃米列斯库的坟墓。墓碑顶部安放着诗人的半身像,墓碑前面是诗人的情人的全身雕像。

    埃米内斯库是罗马尼亚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的抒情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堪与英国伟大诗人济慈相比。

    埃米内斯库生在1850年,家里兄弟姐妹11人,他排第7。他在家乡度过非常愉快的儿童年代。16岁的时候写出了他的第一首诗。其出群的才华初露于1870年以后发表的作品中,被公认为最主要的现代罗马尼亚诗人。由于神秘主义倾向和抑郁寡欢的性格,他的思想沉浸在罗马尼亚中世纪的光辉历史和民间传说中。他所有的诗都笼罩着一层愁云惨雾,语言异常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几乎影响了同时代和后来的每一位罗马尼亚作家。

    1889615号,埃米内斯库在与病魔抗争了六年后因心脏病而死,年仅39岁。罗马尼亚历史学家萨娜认为埃米内斯库是一个伟大爱国主义者,而不是那种说空话的、说美丽词汇的爱国主义者。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追求民族统一、自由精神的爱国者。他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的痛苦中, 一生没有结婚。很有意思,

    “黑海珍珠”康斯坦察

    多瑙河上的友谊大桥,连接着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经过这座大桥,跨越二个国家的边界只需要10分钟的车程。

    从保加利亚这个斯拉夫国家一到罗马尼亚这个拉丁民族的国度,扑入我们镜头的就是这条二十世纪罗马尼亚人挖掘的伟大河流-----多瑙河黑海运河。

    这条运河的出海口就是罗马尼亚最大的海港城市、被誉为“黑海珍珠”的康斯坦察。

    康斯坦察港是黑海最大的海港,也是欧洲的第九大港。是罗马尼亚除布加勒斯特以外的第二大城市。

    水,孕育了自然界一切的生命,河流,孕育和延伸了人类的文明,大海,又永远回响着人类不倦的追求和向往,可以说,康斯坦察是多瑙河和黑海共同塑造的一座既古老而又现代的美丽城市。河海的波涛,书写着康斯坦察二千多年来生生不息的悠久历史。

    康斯坦察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当时的古希腊人就曾在尤克辛海滨, 也就是今天的黑海,建成一座名为托米斯的城堡。以后,这个好客的海港迎来了无数商贾,这一地区逐步繁荣起来。公元前后,罗马帝国诗人欧维迪乌被放逐来此,他在这里行吟赋诗,写下许多愤世的诗篇。他还撰写了介绍当时托米斯情况的史料。当时,这座城市就是巴尔干人民联系海外的桥梁。轻快的帆船将当地的产品运往海外,也把海外的珍宝运来这里。公元14世纪时,拜占庭国王康斯坦丁以他姐姐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将托米斯改名为康斯坦察。

    历史给康斯坦察留下十分丰富的文物古迹,特别是海港台地,被誉为考古学家的“金矿”,在这里出土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如今,康斯坦察市公园就建在托米斯城的遗址上,公园里到处是古城墙、石柱、石棺和一些残缺不全的雕像。       这里建有康斯坦察国家历史和考古博物馆,馆内珍藏着许多无价之宝。其中有两座珍贵的石雕:一座是托米斯的女护城神福尔图娜和黑海之神庞托斯的雕像,另一座是格利贡蛇的雕像。而康斯坦察海边现在还保留着1300多年前热那亚人建造的灯塔。市内,有建于公元34世纪的古罗马建筑;城外,有拜占庭城堡的遗迹。被古罗马帝国放逐于此的诗人欧维迪乌的青铜雕像竖立在康斯坦察市中心广场上,成为当地名胜。

     

    在海滨公园,这里矗立着罗马尼亚著名诗人埃米列斯库的坟墓。墓碑顶部安放着诗人的半身像,墓碑前面是诗人的情人的全身雕像。

    埃米内斯库是罗马尼亚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世界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的抒情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堪与英国伟大诗人济慈相比。

    埃年人,他排第。他在家乡度过非常愉快的儿童年岁的时候写出了他的第一首年以后发表的作品中,被公认为最主要的现代罗马尼亚诗人。由于神秘主义倾向和抑郁寡欢的性格,他的思想沉浸在罗马尼亚中世纪的光辉历史和民间传说中。他所有的诗都笼罩着一层愁云惨雾,语言异常简洁明快,寓意深刻,几乎影响了同时代和后来的每一位罗马尼亚,埃米内斯库在与病魔抗争了六年后因心脏病而死,岁。马尼亚历史学家萨娜认为埃米内斯库是一个伟大爱国主义者,而不是那种说空话的、说美丽词汇的爱国主义者。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的追求民族统一、自由精神的爱国者。他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的痛苦中, 一生没有结婚。很有意思,他和恋人同一年死的,他死了,他心爱的情人很快也死了。他们的爱情,是纯粹的爱情。埃米内斯库跟杜甫一样,他们是宇宙掉下来的星星,所以他们死了的时候,回到了他们的故乡。

    埃米列斯库生前写过许多歌唱大海的诗篇,根据他的遗嘱,后人将他葬在海边,使他能每天倾听大海的涛声。

     

    康斯坦察的迷人,还因为她跟蓝色的大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康斯坦察到蒙哥利亚一共有60公里的连绵不断的海滩。对旅游者来讲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力。罗马尼亚接待旅游者的能力,也就是床位,43%在康斯坦察。

    康斯坦察目前已经是罗马尼亚最大的海滨休养地和夏季旅游中心。这里的海滨浴场沙滩平阔,海浪温柔,每到夏季人山人海,五颜六色的遮阳伞宛如竞相开放的花朵。在由防浪堤圈护着的银色海湾里,人们在尽情地沐浴阳光,享受温暖海水和柔软沙滩带来的乐趣。站在防浪堤上向北可以看到康斯坦察最大的赌场,它坐落在凸向大海的峭壁上,显得高傲而孤立。这座由法国人设计的宏伟建筑,目前已成为康斯坦察的标志性建筑。

     

    他和恋人同一年死的,他死了,他心爱的情人很快也死了。他们的爱情,是纯粹的爱情。埃米内斯库跟杜甫一样,他们是宇宙掉下来的星星,所以他们死了的时候,回到了他们的故乡。

    埃米列斯库生前写过许多歌唱大海的诗篇,根据他的遗嘱,后人将他葬在海边,使他能每天倾听大海的涛声。

     

    康斯坦察的迷人,还因为她跟蓝色的大海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从康斯坦察到蒙哥利的连绵不断的海滩。对旅游者来讲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力。罗马尼亚接待旅游者的能力,也就在康斯坦察。

    康斯坦察目前已经是罗马尼亚最大的海滨休养地和夏季旅游中心。这里的海滨浴场沙滩平阔,海浪温柔,每到夏季人山人海,五颜六色的遮阳伞宛如竞相开放的花朵。在由防浪堤圈护着的银色海湾里,人们在尽情地沐浴阳光,享受温暖海水和柔软沙滩带来的乐趣。站在防浪堤上向北可以看到康斯坦察最大的赌场,它坐落在凸向大海的峭壁上,显得高傲而孤立。这座由法国人设计的宏伟建筑,目前已成为康斯坦察的标志性建筑。

     

  • 帝国斜阳的忧伤

    2008-11-25

     

     伊斯坦布尔是我向往前去旅游的城市,每次从电影.画报看见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标志-----穆斯林大教堂时,我总是想象它辉规的建筑外部内所隐藏的一种气息.在艳丽斑斓的波斯地毯上匍匐着密密麻麻的身穿白色长袍的身影,祈祷声在安祥中如草原的微风缓缓地吹过,白色长袍包裹着的灵魂,在虔诚与不安中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我在电影<<乌扎克>>中看到伊斯坦布尔人的生活. 一个外乡人来到城市寻找工作, 寄居在一个远房亲戚家.日子象以往一样在庸常和平静中度过,但渐渐地,由于一个陌生人的闯入,使房东感到自已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影响,加上两人在社会地位,文化品味,生活兴趣上有着巨大差别,房东巳明显向小伙子下逐客令了.纯扑的小伙子连日来到处寻找活儿无果,寄人篱下的滋味也让他辛酸无奈.影片结尾,小伙子一人孤独地站在伊斯坦布尔的河岸,满脸茫然和忧伤.这部影片以平扑的叙事,淡淡的忧伤情帜怀征服了我的心.象这种背井离乡来到城市谋生打工的生活,在中国不知演绎了多少令人感触,感动,感叹的故事,但至今我还没有看到一部如此真诚,纯扑,充满内心力量的中国版的<<乌扎克>>.

     真正让我感受伊斯坦布尔忧伤气质的,还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书<<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这座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城市,曾经是历史上非常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的首都.福楼拜在帕慕克出生前102年造访过伊斯坦布尔,对熙熙攘攘的街头上演的人生百态感触良多.他在一封信中预言这城市在一个世纪之内将成为世界之都.事实却相反, 奥斯曼帝国瓦解后,世界几乎遗忘了伊斯坦布尔的存在.帕慕克说,”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孤立,她对我而言,一直是一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围斜阳的忧伤”.帕慕克以独特的历史感和杰出的文笔,通过重访家族秘史,发掘旧地往事,拚贴出当代伊斯坦布尔的城市生活.跟随他的成长记忆,我们可以目睹他个人失落的美好时光,认识传统与现代同存的城市历史,感受土耳其文明的感伤.在作家笔下,帕慕克对这座废墟之城挽歌式的吟诵,在一连串锁碎的,世俗化的生活细节上舞蹈.还有他视野中的一大批亲人,朋友,形形色色的各阶层人士,他们的悲欢离合私和命运浮沉,叠合着伊斯坦布尔半个世纪仿佛与世无争的落莫和孤独,叠合着这座古老城市遍布的已褪色的建筑遗迹,让我真真切切地进入了城市的内心.

    类似这样记忆并表述一座城市的书,我还读过王安忆的<<寻找上海>>,王安忆以女性特有的感性细腻的笔法,勾勒着上海独一无二的脸相,语音,举止,气度,她个人的生活影子也飘浮在这些上海化的文化符号中,但她更多的是向别人介绍自已心目中的上海,她的笔调是虚浮,调侃,冷静的.与王安忆不同,帕慕克是那样痴情,真诚地叙说自已的城市,伊斯坦布尔特有的呼愁早已渗入少年帕慕克的身体和灵魂,成长后来回望这座城市的悲凉苍桑,使全书弥漫着浓浓的乡愁和忧伤,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感,使帕慕克的书具有哲者的高度,这也是他与王安忆不可同日而语的分野所在.

    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不仅仅是某种表象化的生活方式和风情景现,它其实深入到这座试市的血液和骨髓,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它总有一种唤起人类情感的内在张力.如果把这样的城市比喻为人体的话,她大多是年迈而步覆跚跚的,额角下必然是一双阅尽人间苍桑后的眼睛,那种深遂,智慧的目让你不由贴近他的心跳,即使不再那样年轻有力,但仍能使你听到几千年历史的回响.读帕慕克的书,就让我跟随他追寻到这种城市的生命与特质 .                          
  • 我的画(3)

    2008-11-20

    暂无
  • 荪香千里赤子心(4)

    2008-11-20

    熟知张荪芬的人都知道一点,就是千万别说她是华侨,否则她真的会生气的。她自己说,虽然我嫁到了异国,但我始终没有保留中国国籍,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张荪芬老人是1945年到了保加利亚,在那生活了六十多年了,但她还是中国国籍,这点我觉得是非常难得的。

     

    如果保留中国国籍,从手续上来说是非常复杂的,要去续签,要去重新办理,张老师宁可这样也要保留中国国籍。

     

    对祖国的无比眷恋,对亲人的爱与深情,这是照耀着这位世纪老人漫长人生的心灵之光。

     

    在保加利亚这么多年,她过去是通信的,过去在中国建国以后也是通信的,虽然那时候通信不方便, 但那时还是通信的。

     

    尽管保加利亚和中国远隔千山万水,但只要有机会,张荪芬就要带着丈夫和儿子回到祖国来探亲。

     

    不少于10.我去中国的时候是1955.在中国还有亲人.

     

    她应该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才第一次回到中国,而她回到中国的时候,她都没有见到她父亲,她父亲已经去世了。所以她回到国内见到母亲,还有父亲的灵位,她离开父母是1940年,二十年以后才回到北京,而父亲已经不在了,她就在父亲的灵前抱着母亲痛哭。

     

    六十年代,中保关系处于低潮时期。张荪芬的行动自由被束缚了,她不可能回到祖国,回到她日夜挂念的亲人面前。多少次梦里回故乡,她只能独自流泪。

     

    在国内,她的父母,她的父亲都是这样书香门第,名门世家了,包括她的弟弟,姐姐都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一家人,就是在国内的这些亲人,也都处境非常不好。自己的家人又不好,又不能回来看。

     

     她对中国的感情始终不变。那个时候,有些人对中国表态,说坏话吧……但张荪芬从来没有。而且,在这种时候,她依然和我们保持着关系,她教我们使馆外交官的英语。

     

        七十年代末,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1983年,张荪芬和甘扬道回到阔别二十年的中国。她当年在燕京大学的同学王汝梅,也就是后来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的黄华设宴招待了他们。改革中的祖国给张荪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此,在张荪芬的赤子之心,永远跳动着祖国发展变化的脉搏。

    1989年,张荪芬、甘扬道带的大儿子保中又来到中国,他们专程来到当年见证他们战火中爱情的贵州图云关。

     

         她最后一次来北京是1995年,来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活动。那时候我在南京,没有和张老师一起。她中风以后丧失了语言能力,她有再多的感慨也没有办法表达了。后来我见了她孙女,她孙女在南京,她孙女去了北京以后回来给我讲,在北京那段时间她奶奶特别高兴,她总是在笑。

     

    1989年,保加利亚发生体制剧变。物价飞涨,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甘扬道)他在社会主义时期曾被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勋章,一直享受教授级待遇,而且是反法西斯战士老革命的待遇。随着东欧剧变以后,虽然他享受最高的退休金,但是仍然是非常艰苦的,

     

    当时,张荪芬和她的丈夫,原来的工资很高,但真正落到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钱。生活上确实是很困难

     

        她是从索菲亚大学拿的退休金,但是退休金比较低,只拿八十多块钱,一百元都不到,还是比较低的。

     

    尽管她晚年的生活境况面临着不少困难,但张荪芬生性乐观,甘扬道从生病到去世的几年里,因为经济诘据请不起看护,也没有住院,一直由张荪芬照料,张荪芬甚至还专门到中国学习针灸,为甘扬道治病。

     

    张荪芬对每一个来保加利亚学习、工作、经商和定居的华人都关爱有加,有如对待自己的儿女一般。

    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了以后,在保加利亚华人圈,“张荪芬”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

     

    其实后来在保加利亚开展各种商业活动或者其他活动的中国人,张荪芬同样给予了热情的帮助、支持。在这方面,她起了很好的作用。现在很多的华人,跟她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她是成了在保加利亚华人的一个小中心。

     

    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从张老师的嘴里呢,从来没有听到对任何人的不满、对任何人有抱怨。她有非常大的胸怀,完全让它来化解这些东西。包括我们的一些困难,都靠她这种精神、这种帮助,从保加利亚最困难一直到现在。

     

    非常慈祥,非常迷人,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不管谁来找她,就像孩子找母亲来了,做什么事从来没有拒绝,说过“不”字。

     

    在这个充满亲情和温暖的家庭,年已古稀的张荪芬不仅享受着天伦之乐,而且无时无刻不被大使馆的关怀和在这里的祖国朋友的浓浓情谊所包围。

    每年的1010日,在张荪芬生日的这一天,张荪芬的亲人、学生和朋友都会来为她祝贺。

     

    我在保加利亚三年半,她三次生日我都到,这样的机会我从来没有错过。每次到她家给她过生日的时候,给我的感觉是,她在保加利亚的学生有年纪比较大的,60多岁的,有做生意的人,留学生,各种各样的人,借这样的机会去看望一下张荪芬老人,表达一下心意。

     

    他们非常喜欢中国饺子,不忘乡情,对中国饭是非常喜欢。

     

    20046月,94岁的甘扬道在家去世。

    这一年的11月,张荪芬突犯脑中风,基本失去了语言功能。

     

          她在中风之前,每天晚上还要整理资料。不单是一个治疗的问题,比如说简单的,那个皮肤过敏,我是亲眼看到的,任何药物都解决不了,很痛苦。那个膝盖,一两年内是行动不成的,那时候,还在整理资料。东方语言文化中心,每当有活动,她都要亲自参加。

     

    “荪香千里赤子心,芬芳万年忠国愿”。

    一首跨越半个多世纪历史风云的相濡以沫、生死不渝的旷世情诗,一位中国女人大爱无疆、充满艰辛和奉献的传奇人生,给我们演译着张荪芬生命的深情与美丽。

     

  • 荪香千里赤子心(3)

    2008-11-19

    保加利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被誉为“玫瑰之国”,这个充满异国风情的国家,对于来自遥远的中国的张荪芳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又陌生。她是当时在保加利亚的三个中国人中唯一一位知识份子,其他二位是流浪到此的吴桥杂技艺人。

    甘扬道回国后,在保加利亚第一军任卫生部长,并被保加利亚政府授予“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贡献张荪芳凭借英语、俄语的功底,很快学会了保语。

    1949104日,保加利亚继苏联之后最早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几乎所有赴保访问的中国代表团都能见到张荪芬忙前忙后的身影。在筹建中国大使馆的过程中,张荪芬辞掉在医院的工作,在大使馆身兼翻译、内勤、外联等职。

     

    这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历史,1949年新中国宣布成立的时候开始了新的外交关系,当然随之而来文化交流也开始.当时有一个朱德熙教授在保加利亚开始了传授汉语的专业.

     

    朱德熙,中国著名的语言

    学家、北京大学教授,19529月来到了保加利亚。他是中、保二国签定文化合作协定后被中国政府派到保加利亚开拓汉语教学的老师,张荪芳当他的翻译和助手,他们的任务是在著名的索非亚大学建立保加利亚第一个汉语教学点。

     

    做这个汉语教员,在保加利亚是非常困难的,白手起家,没有任何资料,没有任何以前的经验,都是他们自己在创造。所以,所有的教学资料是张荪芬手抄的,然后来教学。这个教学呢,很轰动保加利亚。

     

    她那时候能编出这本教材真的非常不容易,你也看了,那些字都是她自己些的,那些字非常的娟秀,清秀,当时汉字是没办法印刷的,拉丁字母可以用打字极打,但是汉字全部是她手写,完了之后,她印在油印的纸上,然后自己再去推,一张一张推出来发给学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索非亚大学的汉语教学一开展,就吸引了一大批对汉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变化有着浓厚兴趣的“中国迷”,但在这个传统的斯拉夫语国家,汉语的艰涩枯燥,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荪芬依然坚持在保加利亚教授汉语,一直把汉语真正地教到底,有几个学生就教几个学生。

     

    1954年,这本浸透了朱德熙、张荪芳许多智慧和心血的《汉语教科书》正式出版,这个教材一直用了三十七年。

    1955年夏天,朱德熙回国。以后的教学任务就全部落在张荪芳一个人身上。

     

    工作上的压力张荪芳来说,也许根本不算什么,让她更为担心的是时势的变化给她和她丈夫的命运所带来的不测和难以避免的心灵孤独。

    甘扬道由于参加西班牙战争,后来也受到打击排挤,一直处在郁闷之中,决定离开军队,放弃官职。

    1961年冬,已经到索非亚医学院放射科任教的甘扬道,不顾自己年过五十,主动报名参加了由保加利亚政府派遣的抗美援越医疗队,并担任队长,奔赴越南战场。

     

    六十年代甘扬道去越南,作为国际援华医生嘛,去了越南,去了越南以后,甘扬道有个哥哥,大概生活不太能自理,她就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照顾他那个哥哥,这是非常艰难的。

     

    张荪芬必须独力支撑起这个家庭,同时她又日夜挂念远在越南战场的丈夫的安全。1963年,甘扬道终于平安返回保加利亚,但没想到,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六十年代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保关系也进一步恶化,一直到七十年代初,大概二十年左右,这个事件里面啊,我们两国实际上除了大使馆的关系,还保持着关系外,其他的关系都断了。在保加利亚国内呢,随着苏联访华的高潮的不断掀起啊,在保加利亚不断掀起,跟中国就是对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她和她的丈夫,都受了影响,也可以说受到歧视和监视吧。

     

    张荪芬感到锥心疼痛的是,有一些人跳出来反对汉语教学,并企图把她呕心沥血编写的汉语教学书籍和材料拿出来焚烧。

     

    那时候保加利亚的各大学,也包括索菲亚大学,包括国家图书馆,就把汉语图书扔出来,拿出来烧掉,这个时侯张老师听到这个消息,她就带着学生,非常勇敢的把这些书抢回来了,保存了一大批非常珍贵的资料。

     

         尽管当时政治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异常艰苦,张荪芬的汉语教学还是生存和延续下来了。她和同事继续编写和翻译了一些重要书籍,如《保汉分类词典》、《汉语读本》,并相继出版。此外,索菲亚大学的汉语教学工作始终没有中断过。

     

    从五十年代,一直到她退休。她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汉语学家。

    她实际上就是保加利亚的汉学奠基者和开创者,也是在保加利亚的中国文化的积极的传播者。

     

    1991年索菲亚大学正式建立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到专业建立,这三十多年一直用的都是张荪芬老人编写的教材。在我了解,这也是有史以来用的时间最长的一部汉语教材。在汉语教学中,应该说张荪芬老人有几个第一,在保加利亚创建汉语专业的第一人,编写了第一部汉语教科书,培养了第一批保加利亚汉语学家。

     

    1980年,张荪芬毅然从索菲亚大学退休,把非常难得的正式老师的位置让给年轻的后辈。

    2004521日,索菲亚大学授予张荪芬国家教育最高荣誉奖——蓝带勋章。 当时的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谢杭生在现场动情地说:“张荪芬教授是中保文化交流最优秀的使者,她为保加利亚的汉语教学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 我的画(2)

    2008-11-18

    暂无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