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人系列H[1]

    2009-10-19 15:05:45

    点击图片放大!

    邹卫
    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2000-2004就读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
    俄罗斯国立大学艺术系获硕士学位,
    现任教于深圳大学艺术学院,深圳创库发起人.

    2002  “邹卫个人作品展”(俄罗斯)
    2005年11月  “首届艺术+诗歌精品展” (深圳)
    2006  艺术北京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
    2006  北京艺术博览会(北京)
    2006  “闺阁”邹卫作品展(北京)
    2007  “广州艺术博览会”(广州)
    2007  “反空降艺术计划”系列活动(深圳)
    2007  “向上看”邹卫作品展(深圳)
    2007  “向上看、向下看”(北京)

  • 冰河计划N0.1

    2009-10-19 15:04:48

    点击图片放大!
     
    司建伟艺术简介:       

     

    司建伟 1980年出生于河南内黄.

     

    职业雕塑家、公共艺术家

     

    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

     

    持有全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

     

    年《游兮》荣获河南省十届美展铜奖  .

     

    2004年《男子汉》入展郑州国际雕塑公园方案展.

     

    2005年《世纪化石》荣获学校毕业创作展一等奖.

     

    2006年《精彩瞬间——射门》、《北京2008》、《冲刺》三件作品入选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设计方案展.

     

    2007年《世纪芙蓉》荣获“中信新城”杯——融城标志雕塑全球征集优秀奖.

     

    2007年《世纪祥云》荣2004获上海国际汽车城城标设计征集"最佳设计奖".

     

    2008年《中国山水》入选中国第七届蓝色空间主题雕塑展.

     

    2008年《孙子兵法》入选第九届中国雕刻艺术节暨山东广饶孙子文化雕塑邀请展.

     

    2008年《展翅高飞》荣获浙江慈溪329国道龙山立交区雕塑方案征集最高奖.

     

    2008年《游兮》荣获“2007-2008”中国第二届新秀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优秀奖.

     

    2009年《重生》入选中国“礼赞生命——中国5.12大地震抗灾主题雕塑展”.

     

    2009年《江南人家》入选“徐悲鸿奖·2009宜兴中国城市雕塑大赛”.

     

    现工作生活于中国上海.

     

     创作自述:

     

    "玉米"最近是我雕塑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载体,它不仅代表着人类赖于生存的食物更能象征着整个物质世界.我有意把玉米与城市、汽车、金钱、色欲等社会上身受人们诱惑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一种发自我内心深处强烈的矛盾和警醒。这种矛盾是关于物质与精神、艺术与生存选择的矛盾;这种警醒是自我超脱、生命自我强大的警醒。
  • 张晨初油画步骤过程 *

    2009-10-01 15:25:31

    红星照耀中国之少女:冰冰 200×270cm 张晨初油画 2009

    点击图片放大!

  • 吴冠中作品欣赏3 *

    2009-10-01 15:16:46

    点击图片放大!

    z02.jpg

    z08.jpg

    z13.jpg

    z14.jpg

    z15.jpg

    z18.jpg

    z25.jpg

    z26.jpg

    z28.jpg

    z31.jpg

    黄土高原.jpg
  • 吴冠中作品欣赏2 *

    2009-10-01 15:12:56

    点击图片放大!
  • 世上最缺德的设计 *

    2009-10-01 14:54:09

    世上最缺德的设计!!!!!!!!

    点击图片放大!

  • 成都双年展纪事(三)

    2009-08-05 15:37:21

     
    天乙专程从重庆赶来参观展览。
     
     
     
    博友天乙、卓玛夫妇、田涌在我的作品前。
     
     
     
    大家又去了曾妮在双流的工作室。她曾经是我在广州美院任教时的学生,多年未见,比起当年学生味道的画来说,现在作品进步不小。
     
     
     
     
    曾妮带我们看她画室外面的荷塘
     
     
     
    刚刚退伍的军旅艺术家沈敬东也来曾妮工作室参观
     
     
     
    30日晚去10号空港画廊看了一个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展
     
     
     
    对这个作品印象很深——在骷髅上让蜜蜂生成真的蜂巢。展览快结束了,还有一些蜜蜂活着。
     
     
     
    摆成阵列的头骨,每个上面都有蜂巢。
     
     
     
    用蓝色铁丝编成的与实物等大的摩托车
     
     
     
    作品之一
     
     
     
    10号空港画廊老板赵义海很年轻,学过美术。
     
     
     
    成都活跃的批评家陈默也来了,他策展的《废话》作品展里面有不少好东西。
     
     
     
    成都10号空港画廊老板赵义海(左)和批评家陈默
     
     
     
    双年展期间,武汉美术馆馆长刘宇专程来成都与我商谈了个人作品展事宜。我们在网络上相识已半年有余,见面是第一次。
     
     
    在相机里发现了沈嘉蔚先生参加成都双年展的作品,这里补发。他这次没来成都。

  • 杨飞云:蔡国强、徐冰不属于绘画艺术

    2009-08-05 15:20:45

    8月1日下午,在中国油画院内一场名为“新文化世纪的艺术审美”讲堂开讲,主讲人是当代著名画家杨飞云。
    儒雅的杨老师从古埃及绘画开始介绍,然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们,接着是新古典主义画派,最后讲到印象派艺术。
    整场讲堂更像是一场西方艺术史的大课,杨老师结合一张张艺术大师们的绘画作品画面,逐一讲解其中的奥秘和自己的感受,娓娓道来,听众们鸦雀无声,全部沉浸在杨老师创造出来的艺术氛围中......
     
    杨老师说:写实绘画其实表达的是抽象的东西。艺术家往往把最想表达的东西,在画面上最着力、最突出的率先表现出来,其余的东西就隐藏在画面背后。欧洲写实绘画中一定有画面背后的升华,如对上帝的赞美。
    杨老师说:欧洲的那些写实绘画大师们,如伦勃朗,他将绘画艺术推向了高峰,是一位艺术上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从平面上产生了无限的空间。
    杨老师说:“天人合一”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所以中国画一上来就是写意山水画;而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中的环境描绘,多是为了烘托画面中的人物,直到19世纪兴起的印象派绘画中,才出现专门绘景的作品。
    杨老师说:新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米勒,是一位“情”远远大于“才”的艺术家,画面总是很含蓄,梵高最崇拜的人正是米勒。
    杨老师说:到了19世纪欧洲发现了光学原理后,终于诞生了印象画派,一直以造型取胜的油画传统,开始以色彩为主的创作,并开始向中国的写意风格靠近。
    杨老师说:写实油画目前在西方已不是最热的艺术品种,但艺术史的发展不是进化论,没有优胜劣汰谁取代谁的局面,绘画本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接下来照例的互动环节中,参与者们提出最多的问题是:杨老师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中“80后”群体的卡通绘画?
    杨老师说:他们的绘画总是先找到一个独特的个人符号,然后不断的重复。那种一目了然的符号化的形象,很类似平面的、不用讲透视、色彩等儿童绘画。
    在回答听讲人“您如何看待观念艺术?”这个提问时,杨老师直言不讳:艺术在没有观念之前一直存在。严格说,像蔡国强、徐冰的艺术其实已经不属于绘画艺术了。
    观念艺术的创作更多是艺术家出点子,然后请别人来完成。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带相机,没有现场照片。
     唉......
  • 张晨初:心灵的光束

    2009-08-05 15:18:45

    张晨初:心灵的光束

                           

     

    看张晨初的油画,我突然想到了在敦煌莫高窟看壁画的感受。因为窟内没有灯光,讲解员拿着一个手电筒照着壁画讲解,手电筒指到哪里,游客的视野就转到哪里。这就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欣赏方式,由于不能洞悉窟内壁画的整体风貌,你所看到的壁画永远只是一部分,你看得越仔细,你的失落感越大,你会无形中进入一种整体的氛围想象中,这反而加大了个人的想象空间。张晨初油画的光斑效果类似于那个小手电筒,它提供了一种强烈的指向,你无法抗拒地要跟着它走。从这一点上讲,张晨初的光斑作品其实很有艺术策略,它既解决了创作者的出口问题(即个人的风格化考虑),也实现了欣赏者的入口难题(即第一眼效应)。

    如今,很多人想起张晨初,就会想到或提到他的光斑。对于创作者来说,这种个人化的标志或符号既是成功的一个注解,也可能成为欣赏者的一种障碍。这如同那些壁画,它真正的魅力是隐藏在那些光照之后的。但是好像很多欣赏者被光照所吸引,却恰恰忽视了创作者所要呈现的匠心。这大体像指臂为月,过于关注指向月亮的手臂,月亮就会被忽略。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我正在这种碍障之中行走。对一幅作品,我一直认为,既要走近了看,也要向后站。走近了看,那些光斑中的脸孔无一不显得纤毫毕现。不仅仅是对头发、眼睛、鼻子、牙齿的精确刻画,更有对毛孔、胡须、嘴唇的显微镜般的放大呈现。你会被这种精确的放大的写实所照耀,而根本无法摆脱掉那种如阳光照在脸上所产生的晕眩。向后站,你还是无法摆脱那些光束,它照亮的部分和它阴暗的部分同样泾渭分明。困惑同时产生,我是在被引导着看光斑下放大的技术,夸一声功夫精湛,还是在体会那些光斑之后的人性的隐约、隐私和隐痛,向内心更靠近一步?

     这显然不仅是我一个欣赏者的担忧,张晨初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他说:“不要企图从我的符号光斑里寻找全部,那只是一个符号而已,我的画面不靠它说话,我需要让人物本身切实的形象去说话。”

    那么我们不妨剥离开光斑,去看看张晨初在光斑背后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景像?

    其一曰:70后时代。我与张晨初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人,所经历的求学生涯、社会环境、信仰理想大同小异。因此,我在他的只言片语和系列作品中每每有一种人生的共鸣。这是一个大时代的背景所决定的,每个人的表现再精彩,也只是凸显了一个点而已。比如他的“红星照耀中国”系列,“领袖”系列,“大师”系列、“哥们姐妹”系列,既不同于前代人的沉重批判,又不同于后代人的张扬判逆。它比较忠实于内心,而不勉强附着于意识形态或个性独立的大旗之下。

    其二曰:前进的生活。生活这个名词前可以有无数个前缀,无数的画家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比如沉重的、悲伤的、青春的、残酷的,凡此种种,无不与个人与时代的经历相吻合。张晨初的生活虽不能说一帆风顺,但靠他个人的坚持和努力,仍然朝着他想象的方向在前进。因此,虽然孤独,但他不狂热、不暴力、不疯狂、不变态、不颓废。在他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画的愤青、画的边缘人,画的领袖,感受到的却是他对生活的关注和敏感,而不是抱怨和绝望。那些在光斑中微笑的年青面孔会使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期许,但它又不是简单的赞美与表现。

    其三曰:心灵的镜像。对于写实风格的艺术家,如何从物像走进心灵,从而使物像的真实转化为心灵的真实是十分关键的。在那些被光斑照亮的个体身上,在那些被不同色调所笼罩的面孔上面,画家所寓含的寄托其实意味深长。比如《红星照耀中国》中大面积的单调的红色,与那些笑意盈盈的青春面孔相得益彰;而同样的青春女孩在《美丽上海》中却赤橙黄绿,渲染得分外热烈。在感受了张晨初“大师”系列的尊敬,“新商官学工农”的冷静,“年轻”“后生”系列的开放,“美丽上海”系列的挥洒后,我在他的《哥们姐妹》系列前不由地多端详地一阵。如果《领袖》《大师》和《年轻》《后生》更多的是一种旁观者的身份和视角,那么在《哥们姐妹》中就更能见到张晨初身在局中的感受和体验。我相信这一组作品有更多的精神指向和象征意义。它不稳定、强烈、夸张,有一丝沉静甚至冷酷,这也许更接近张晨初的个人内心。

     反复欣赏张晨初的油画作品,我体会到了张晨初面对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时所保持的个人姿态和立场。坚持,一以贯之,真实,真诚,默默前行,如同一束光,照耀着身边的世界,也照亮着自己的心灵。

     

    附记:昨夜兰州一场大雨,今日心情也洗涮得格外干净。正巧收到张晨初作品集,想到平日里在雅昌博客看到他作品的点滴感受,于是信手写就此文,不算批评解剖,只算是个人的读书笔记吧。

    200983下午于兰州

     

     

     

     

     

     

     

     

  • 金庸梦中情人原来是她

    2009-07-20 14:18:34


    夏梦(1933 - )

      原名杨蒙,江苏苏州人,生于上海。外形艳而不媚,贞静平和,娴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有「上帝的杰作」之美誉,是香港公认的西施。金庸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李翰祥也说:“夏梦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气质不凡,令人沉醉。”

      夏梦1947年移居香港,曾于玛利诺书院就读。在校参加《圣女贞德》等舞台剧的演出。1950年入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任演员,主演《禁婚记》、《娘惹》、《门》等影片。因主演影片《绝代佳人》和《新寡》,获1957年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在长城共主演影片18部。1956年~1966年,入凤凰影业公司,主演影片10部。同时又在长城主演11部影片,其中有在香港国际电影节备受赞赏的古装悲剧片《同命鸳鸯》、越剧戏曲片《三看御妹刘金定》、《金枝玉叶》和她反串演出的越剧戏曲片《王老虎抢亲》。1966年主演《迎春花》后移居加拿大。1969年她又回香港,10年后与人合股创办青岛电影公司,任监制。1982年监制的《投奔怒海》和1984年监制的《似水流年》分获第二届和第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参与影片
      凭《禁婚记》(1951)一片震动影坛,此后演出过《孽海花》(1953)、《绝代佳人》(1953)(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优秀影片荣誉奖」)、《欢喜冤家》(1954)、《日出》(1956)、《新婚第一夜》(1956)、《抢新郎》(1958)、《同命鸳鸯》(1960)、《王老虎抢亲》(1960)、《三看御妹刘金定》(1962)、《金枝玉叶》(1964)、《故园春梦》(1964)等著名电影。夏梦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与石慧及陈思思合称「长城三公主」,夏梦号称“大公主”,共主演近四十部影片。

      夏梦于1954年结婚,至1967年演完《迎春花》(1968)后退出影坛,移居加拿大,两年后回港经商。1978年自组「青鸟电影公司」,出品《投奔怒海》(1982)、《似水流年》(1984)等著名电影。她亦曾获委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夏梦擅演擅唱,不论时装、古装、戏曲电影皆能胜任,是国语片罕见的全能演员。在老一辈的影迷心中,夏梦是香港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港译柯德利.夏萍)相媲美的女明星。据说,当年大侠金庸苦恋夏梦,金庸生平唯一一次创作剧本并亲执导演筒的目的就是为了一近芳泽,虽最终未能携手,但也算为世人留下一段才子佳人的风流佳话。

      金庸1985年被聘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政治体制”小组港负责人,1995年又成为香港特区筹委会委员,为香港回归做了很多工作。他是香港文化界的擎旗人,他的新武侠小说驰名海内外,被誉为“文坛侠圣”。近些年来,他多次来大陆,自言:他爱香港更爱大陆。1994年,北京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称号。他还定期地到牛津剑桥大学讲述中国历史。

      人生难免有遗憾,文坛上辉煌得意的金庸,在情场上却曾是悲苦失意的,纵是侠圣才子也难圆爱情的美梦,他嗟叹:“即使‘流水有情’也毕竟东流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迷上明星,加盟电影公司1957年,金庸加盟以大明星夏梦花旦当家的新组建的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金庸是个多面手的大才子,为什么要加盟长城影片公司,肯屈就去当个编剧?原来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完全是为了接近夏梦而去的。据他的一位知友说:他爱夏梦如痴如醉,但苦于难在生活中见到夏梦,才想到了“加盟”这个绝招。金庸还开玩笑说:“当年唐伯虎爱上了一个豪门的丫环秋香,为了接近她,不惜卖身为奴入豪门,我金庸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

      金庸到了长城影片公司之后,为博得夏梦的欢心,在工作上极其卖力,在短短三年就先后创作了《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电影剧本,可谓是多产编剧了。后来他又学习导演,好在既有才气又肯下功夫,于是他不久便与人合作导演了影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等。当时他的艺叫做“林欢”。
      他在工作上的出色成绩,自然得到了夏梦的称赞。 胜似友情,不越情感界线当时33岁的他,由于能够长期与24岁的夏梦在一起工作,时时都能与之见面或交谈,于是那“异性触电”的作用,情有独钟的感染,不但越来越使他感到情网缠身,还常常闹得他神魂颠倒,痴迷日增而忘乎所以。

      夏梦号称“长城大公主”,是香港众口皆碑、大名鼎鼎的“美人”,有香港演艺圈里的“西施”之称。夏梦祖籍苏州,少女时期生活在上海。她生于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1949年,学校举行文艺联欢会,由学生用英语演出《圣女贞德》,夏梦主演贞德,获得了极大成功。人们夸她:“人极漂亮,戏又演得精彩”。她喜唱京剧,是一名出色的花旦。夏梦容貌清丽,身材苗条,身高1.70米,体态线条优美,艳光熠熠照人。她17岁进入长城影片公司,由于文化素质好,人又聪颖灵慧,扮相又极俏丽,所以在银幕上极有光彩,不愧为第一流的明星。

      正因为夏梦如此,才使金庸爱慕不已,倾心拜倒。金庸完全被她迷住了,他曾说:“生活中的夏梦真美,其艳光照得我为之目眩;银幕上的夏梦更美,明星的风采观之就使我加快心跳,魂儿为之勾去。”但使金庸感到极大苦恼的是:他对夏梦的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虽满腔痴情,苦苦相恋,却难于实现自己的愿望,其根本原因在于夏梦早已名花有主。早在3年前她21岁时,就与林葆诚先生结婚了。林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学生,虽是从商,却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是个电影迷,特别爱看夏梦主演的影片。一天,他去看夏梦拍《姊妹曲》,恰巧该片缺一个扮演教师的演员,他就毛遂自荐客串演出,因此与夏梦相识又相爱,两人于1954年结婚。由此可想而知,金庸感到爱上一位少妇,心理上是有障碍的。更重要的是夏梦忠于夫君,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许多爱慕追求者,都一律冷若冰霜加以拒绝。

      但金庸此时对夏梦已是极难“慧剑断情丝”了。他已爱得欲罢不能,欲说还休。出于人品的考虑,金庸又不能对夏梦采取胡搅蛮缠死皮赖脸的态度,而且也不能显山露水地去表示什么,而只能限于眼角眉梢间的传情,或含蓄侧敲地暗示几句。夏梦机灵敏感,对金庸的隐情曲折,心里自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她也非常喜欢金庸的人品才学,但心灵深处又不能接受他的爱,故又不能采取断然拒绝的态度,因为实在不忍心伤害他。于是她就采取一种非常友好的态度对他,也就是人常说的“比爱情少,比友谊多”的介乎两者之间极其微妙的状态。有时夏梦对他也眉眼传情,或嫣然一笑,或几句温存,这已经给了金庸很大的慰藉。金庸也明白,不能像其他情人那样,有更亲昵的举动,譬如拥抱接吻之类。夏梦无法回避两人的经常接触,因为他们在电影事业上还需要很好合作,不能因为感情上的问题让电影事业受到影响或损失。例如:她主演的《绝代佳人》、《午夜琴声》等影片是金庸编剧,对于剧中人物的理解与把握,她需要请教他;而她主演的越剧片《王老虎抢亲》又是金庸执导,更需要他与她说戏,表演时作这样那样的具体指导。也就是说:她的电影表演事业处处离不开金庸。他们之间,无论如何是不能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否则和谐欢快的气氛,肯定会造成损失,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夏梦是很用心对金庸的。

      相逢恨晚,人生难免失意金庸与夏梦最难忘的一幕,也许是一次夜晚在咖啡店的幽会。这是他们仅有的一次幽会,是金庸主动,而夏梦也是例外地答应了。在咖啡店里的幽幽烛光和柔柔音乐中,两人呢喃而语,不时频频举杯,那种诗意的氛围及浪漫的情调,实在令人陶醉销魂。金庸趁着几分酒意,终于倾吐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夏梦听了极为感动,她说她是非常敬重他的人品、喜欢他的才华,只可惜他的“爱使”迟到了一步,感叹“恨不相逢未嫁时”了,并说根据她的为人,是绝不愿去伤害夫君的,请求他能格外原谅她。最后她深情地说:“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这次幽会就这样伤感而无奈地结束了。

      从此之后,金庸只好把夏梦当作苦心依恋的“梦中情人”。

      诉诸笔端,祝福情人远去1959年,金庸带着失意无奈离开了长城影片公司,去创办他的《明报》,去致力写作他的武侠小说了。他创办《明报》不久,夏梦曾有过一次长时间的国外旅游,他就在《明报》上系列报导夏梦的游踪行迹,而且还开辟了一个专栏──“夏梦游记”,一连十多天登载夏梦所写旅游散文和小说。假如不是依然深深地眷恋着夏梦,他又何苦如此?金庸的“藕断丝连”表现在他创作的武侠小说中深深寄托着他对夏梦的爱,细心的读者都不难看出。像《神雕侠侣》的小龙女,《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等,从这些女性身上都可以看到夏梦极其相似,可见金庸之用心良苦。三毛说:“金庸小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写出一个人类至今仍捉摸不透的、既可让人上天堂又可让人下地狱的‘情’字。

      而不了解金庸与夏梦的这一段情,就不会读懂他在小说中‘情缘’的描写。”

      1976年,夏梦告别了从影17年的生活,共拍了42部影片。她告别了香港,移民去了加拿大定居。这自然又在金庸心湖搅起一阵波澜。在她远别去异国之际,金庸情心依依,就破例把这一件本是很平常的事,一连几天在头版头条位置上,用了很大篇幅详细作了报导。

      不仅如此,金庸还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社论──《夏梦的春梦》,向夏梦这个善女人祝福。《明报》专为一个女明星的移民国外而大作文章,实在是一件异常的事,不明白其中内幕的人会感到惊讶,只有懂得内情的人,才能理解作为《明报》主编金庸先生对夏梦的那份不同寻常的痴心爱恋。金庸做事一向是谨慎的,这次却情迷心窍,做出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傻事。

      夏梦终于去了,金庸苦恋多年,终未修成正果,但毕竟给他留下了一个终生怀念的梦……

  • 纤维材料的艺术

    2009-07-08 14:53:17

    点击图片放大!

    恐怖的老镜子背后

     

     

  • 女人非“灰太郎”不嫁的三大理由:

    2009-07-08 14:44:25

    女人:嫁人就嫁“灰太郎”之三大理由

    点击图片放大!

  • 当下中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中国画 谁来画?

    2009-06-25 11:20:56

      文汇报最近刊文说,当下中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见4月10日《文汇报》鉴藏版)。岂止是中国画创作?其他美术品种也有如此现象。岂止是当下?分明已贫血了许多年。


      相关: 作品非洋非土 当下中国画创作患了文化贫血症吗?


      贫血的原因何在?缺文化,所以叫文化贫血症。贫血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四肢乏力,头昏眼花,干什么都没劲。但奇了怪了,那些患了文化贫血症的画家们却如打了鸡血似的,画得更欢,卖得更贵,活动得更多。


      现在的某些国画家们,嘴里说着传统,一下笔,传统不知跑哪里去了;嘴里喊着师造化,已经好几年不出门,光忙着在家里数卖画的钱,所以“颇具规模的中国画画展里,有相当一部分参展作品不中不西,非洋非土,虽然名为国画……却远离中国文化的内涵意韵。”


      我一直认为,中国画的门槛比其他画种高。素描色彩画得好的人不一定能把国画弄好,徐悲鸿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潘天寿毫不迟疑地反对,并在浙美(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不设素描课,这种魄力只有对国画研透至深的人才会有。事实证明,潘天寿是对的,浙美最辉煌时恰是国画最繁荣时。潘天寿国画画得好,素描、色彩、油画肯定不行;徐悲鸿画油画,也画国画,但徐悲鸿的国画是油画家玩的国画,与潘天寿的国画境界相去甚远。


      套用“贫血论”说法,徐悲鸿的国画是贫血的国画,潘天寿的国画是文脉清晰的国画。中国画的门槛高在国画家要通书法,要会作诗,要懂篆刻甚至更多。通书法,笔力才厚,笔法才对;会作诗,说明你文学修养不错;懂篆刻,构图、细节才会有新意,否则,你画出来的国画看上去会“很贫血”。


      当下,国画确实没落了,因贫血而没落,因当代艺术的过分招摇而没落。画的人少,就比踢球的人多些,画得好的人更少。场面上热闹的某些国画名家们是不足信的,是徒留虚伪的谦逊或不明就里的张狂。


      但中国画还得有人去画,问题是,由谁来画?我们不能光指望美院、画院、研究院能培养多少国画英才出来,我们需要“高文化素质,对中国画充满热爱之情的一流人才。”振兴中国画便指日可待。但愿不是奢望。

  • 当下的书画鉴定谁在掌握话语权

    2009-06-25 11:18:09

      在当下的书画鉴定实践中,都有些什么人在掌握着话语权?在利用话语权说些什么?至于他们到底谁说了算?可能只有让历史来评定,我们只是在如实记录着历史的进程而已。


      艺术品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其需求性是不用质疑的。然而,如今一直将收藏者拒之门外的除了书画本身的好坏之外,还有更大的成分是基于这个行业中诸多不规范行为,例如当下的书画鉴定行为。一直以来,中国都不缺少所谓的鉴定专家,然而书画真伪问题始终泛滥成灾。曾于某报纸上阅读王永林《书画鉴定谁拥有话语权?》一文,引发笔者感触颇多。在该文中,原作者提出“画家本人说”、“友人弟子说”、“家属后人说”和“鉴定专家说”的“鉴画四说”之观点。这里,笔者着重要谈的是第四说——“鉴定专家说”这一部分。原作者提出共有三类,以下笔者一一细说。


      第一类:所谓专家是鉴定的专业性和类似官封或学术界、社会公认的鉴定专家。


      原作者在这一类中提出的结构比较复杂,约有3种。首先谈第一种,“老一辈的鉴定专家大多是有真才实学、实战经验的”之说,笔者认为有缺乏事实依据之嫌。众所周知,老一辈鉴定家如张珩、吴湖帆、谢稚柳、刘九庵、启功、杨仁恺包括健在的徐邦达诸位前辈,其中仅刘九庵先生一人是旧时书画市场“朝奉”(“一线实战经验”)出身,余者皆系学人、艺术家。其中尽管杨仁恺自谓“古董店和地摊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但却非原作者所说的“要掏自己的钱去买东西”的“活跃在市场一线,具备买卖实战经验,有真伪辨识能力的”书画买卖人。无可否认,他们大多是有真才实学和实战经验,但其“实战”不是所谓的“市场一线”,其目的也不是“要掏自己的钱去买东西”继而藉此“达到赚钱的目的”。这是两个不可混淆的概念。


      第二种,则是“年富力强、具备实战经验的专家,但这类专家虽有,但数量却是凤毛麟角,他们只要不被经济大潮中的暗流腐蚀,就能像近现代的几位杰出书画鉴定大家一样,真正承担起中国书画鉴定的大任”之说,也过于笼统,甚至也有概念混淆之嫌。因为这一茬鉴定家的“实战”也是有纯学术研究和纯买卖钻营的严格区别。要言之,近现代几位老一辈鉴定家以及现在的一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鉴定家,之所以不负众望担当起数千年书画真伪的甄别大任,是因为他们博览群书,具备了雄厚的人文知识和艺术修养,再加上因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有条件和机会遍览各地博物馆的馆藏作品,继而逐步建立起他们各有侧重的鉴定领域的系统认知和经验;同时,在实际鉴定工作中他们也完全处于对学术的敬畏和对艺术的尊重,不染铜臭气,根本不涉及个人腰包钱财的赚与赔,所以任何一个鉴定结果都是纯学术性的,是公心的使然。


      第三种,就是所谓的“只戴了一顶鉴定专家帽子的‘泛化专家’,这些‘专家’大多是出自于各大博物馆和理论界,因政策的原因,他们大多自己不收藏,因此不具备一线的实战经验,和理论界的一些文字专家一样,见识和理论是有,但入木三分的眼力没有,而且这些‘专家’在当今的经济大潮中成为受腐蚀最严重的部分,因为他们有话语权。”的观点,原作者显然有偏颇之说。难道那些“出自于各大博物馆和理论界,像博物馆中的很多专家”要想具备“入木三分的眼力”,非得要具备一线买卖的实战经验不可?这里是否疏忽了博物馆专家还有着其严格的工作范畴以及权利和义务。这些所谓的“泛化专家”,但在笔者看来,由于他们的职责所限,使得他们不可能“泛化”到尔虞讹诈的书画市场之中。而且对于这些“专家”在当今的经济大潮中成为受腐蚀最严重的部分”,也有点言过其实,被腐蚀的有,但却是极少一部分,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话语权”——介入和深入“一线”为自己或替他人进行“实战”是一种严重违纪、违规的自律不强行为。


      第二类:活跃在市场一线,具备买卖实战经验,有真伪辨识能力的“草根”鉴定行家。


      恕笔者直言,上述所谓“草根”鉴定行家的书画买卖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能说他们没有一定的鉴定水平。但众所周知,书画市场的特性是杂乱的,且赝品居多,真迹殊罕。因此,即便你具有良好的辨识真伪的素质,却因缺乏类似博物馆以及研究机构的系统性、永久性的藏品而使你的鉴定不可能建立起系统的鉴定认知和经验。再言之,由于市场的结构是以买入和卖出的关系来建立的,这就决定了大多书画买卖人无不是以赚钱为目的。因此,这茬“鉴定行家”那也只能确保其本人在买入时显示出其真伪辨识能力。进一步说,倘若书画市场出现了因买卖或曰真伪而产生的法律诉讼,哪怕买卖双方都是“活跃在市场一线,具备买卖实战经验,有真伪辨识能力的”书画买卖人兼“鉴定行家”,但在这宗案件中,他们都是当事人,买家还可以依法成为自诉人,而卖家虽然拥有为自己辩护的“话语权”,但却无权以自己是“有真伪辨识能力鉴定行家”的身份来为自己所出售的物品进行具有司法效力的真伪鉴定——此时,这位“鉴定行家”确确实实“没有话语权”了。


      第三类:没有一线实战经验,只是从文字到文字的一些报刊、杂志或书籍的文章写手“鉴定家”。


      这里,原作者依旧坚持“市场一线”、“实战经验”的书画买卖人。尽管笔者非常赞同原作者的“要知道,中国书画鉴定的真正大家、巨眼,皆是集收藏与鉴赏于一身的”说法,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收藏”与“买卖”不是一个概念。

  • 好几十岁开始学画的大师!

    2009-06-03 16:34:03

    齐白石、黄宾虹、吴昌硕、金农 都是好几十岁了才开始学画而成为大师的!佩服!敬仰!
  • 1933上海老场坊创意园区2

    2008-10-28 11:20:17

    上海1933老场坊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现改建为创意园区。
    园区主体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沙泾路10号、29号,坐落在沙泾港、浦虹港两条水系的交汇处,与虹口区人民政府、七浦路服装市场和四川北路商业带近在咫尺。南临南外滩时尚圈,东临北外滩商业圈,西临四川北路商业带,北临鲁迅公园等,轨道交通4号线围绕而过,距海伦站不到600米。无论在商业、人文、交通、还是在休闲娱乐都占据着绝对的地理优势。

    (点击放大图片!)

  • 很漂亮的布艺装饰

    2008-10-11 23:11:55

    点击放大图片
  • 1933上海老场坊创意园区

    2008-10-09 22:28:04

    上海1933老场坊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现改建为创意园区。
    待续......

    (点击放大图片!)

  • 可怕与浪漫的厕所 *

    2008-09-16 22:00:32

  • 猫咪洗澡时的痛苦表情 *

    2008-09-16 21:54:02

    哈哈

712/4<1234>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