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一座美术馆--苏州美术馆成立80周年(转) *

    2011-04-08 22:13:19

    在苏州城南,有一座兴于五代、盛于北宋、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叫沧浪亭。园内东北侧,耸立着一座有14根爱奥尼亚大廊柱的希腊式建筑,这就是由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奠基人、著名美术教育家颜文梁创建的以教学与展览合一的苏州美术馆,也是我国美术史上第一座政府命名的正式美术馆。

        颜文梁认为,“一个民族而没有代表民族文化的美术陈列馆,这个民族,多少是落后而表现其衰退”。1922年,苏州美术学校创立后,因没有校舍曾租借苏州律师公会会所等地方办校。1927年,吴县国民政府公益局以“沧浪亭为古迹名胜,亟宜保管修葺,令颜文梁负责”的指令,将沧浪亭拨给颜文梁作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校址和筹建苏州美术馆之用。其后,颜文梁凭借自己在社会上的名气和人缘,得到了徐悲鸿等同仁的道义支持,更得到了吴子深等地方财东的经济支持,于1932年建成这座被称为“天堂艺宫”的苏州美术馆。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苏州美术馆与苏州美专教学结合,经常举行展览活动,成为苏州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影响远及国内外。

        2007年元旦,作为中国最早的美术馆,苏州美术馆迎来八十岁生日。苏州美术馆正以历史为基础,以特色为方向,努力打造中国美术史上第一馆品牌!

  • 2010新春茶话会照片集锦 *

    2011-03-16 12:57:54

    点击照片放大!

    4s.jpg

    8s.jpg

    9s.jpg

    11s.jpg

    12s.jpg

    16s.jpg

    18s.jpg

    20s.jpg

    23s.jpg

    25s.jpg

    IMG_0819s.jpg

    IMG_0824s.jpg
  • 伊甸园 *

    2011-01-18 15:14:35



    画室内,宁静且暗动的艺术激情,似乎与校园外喧嚣而浮动的物质欲望毫无瓜葛。


      沉默的时候极沉默,喧哗的时候又挺热闹。十来个学生,有的一看就是艺术家,有的却更像行政干部。他们是上海师范大学开设的全国第一个全日制艺术硕士油画班的学生,只是同学却不都恰少年,从“60后”到“80后”有趣地聚集在一处,倒也别样和谐。

        这个班的导师是著名油画家俞晓夫,上海油画雕塑院副院长,是一位具象主义的传承者。当前卫艺术在当代艺术市场屡创价格新高,当架上绘画在现代艺术的质疑挑战下日渐衰落,当大多数的艺术家因为种种原因对具象绘画失去了耐心时,这个被友人描述为“内心深处还带有点达利的恶作剧”的艺术家,在教学上却有相当严格的一面,不假思索地崇尚严肃的艺术,要求学生学好基本功、学到真功夫。

        在2005年之前,严格地说,中国没有“艺术硕士”,学绘画的深造起来就是学一大堆文艺理论,拿的文凭也是“文学硕士”。同是油画家的陈丹青,就曾经对此特别有意见,说有的研究生“艺术一点潜质都没有,就因为能够背艺术书,能够过英语和政治。 ”

        如今的“艺术硕士”,英语还是要考。这个班里有个学生,前几年多次考在职 “艺术硕士”,每次都卡在英语上,我问他“觉得英语跟画油画有关系吗?”他想了想说,“至今觉着没关系。 ”

        不过俞晓夫说,学英语、学政治理论,“未必是坏事,将来都有用。 ”在他看来,“艺术教育”并无现成固定的模式,但却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对这些学生来说,生存的压力有一天总要面对,“至少有个文凭,最不济的,以后能当个画工,有口饭吃。 ”

        学生们也知道,不过他们不太讲这个。

        他们更愿意讲梦想。一个已经做了母亲的女学生跟我说,她喜欢这里,有天光,就画画,就觉得安心。她没有仔细地想过将来,也许一辈子都做不上职业画家。还有一个女孩子,说自己的梦想是有一天能环游世界。

        现实中再可笑的期望,在这个到处是乱糟糟油彩的天光画室里,说出来都很自然。他们的导师俞晓夫自己也说:“我暖褐色的画室,是一件怀旧的灰大衣。除了旅行的疲惫,它就想拣回童年的梦。”但他画过一个青花瓷瓶“鲁迅和托尔斯泰”,并即兴在瓷瓶上写了一段话——鲁迅先生和托尔斯泰伯爵,两个想拯救别人灵魂和自己灵魂的文学巨匠,一个是阿Q在今天的中国依然是满世界跑,一个是安娜至今仍然没有复活。可见,文学的作用是多么经不起世俗的拷问。

        其实,艺术何尝不是如此。


        解放日报记者尤莼洁 沈家善 摄影报道

    俞晓夫教授在这个班上寄托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与使命感。.jpg


    班上一位学生说,他们年轻时争着画大卫石膏像,以加强素描基本功,而现在的许多学画学生很少再去想起画它了。


    国内艺术院校连年扩招,颁发艺术类文凭无数,但能真正拿笔作画的人才却日益缺乏,画板只能束之角落堆积如山。


    临摹西方经典油画是俞老师授课内容的一大重点。.jpg


    班里强调最基本的形体塑造,这与如今某些过分偏重前卫观念而忽略艺术基本功训练的潮流恰好相反。


    画室里聚集着从“60后”到“80后”年纪不等阅历不等的十多位学员,同堂习画共同切磋,别有一番情趣。


    学生创作的中国历史题材油画小稿。.jpg

  • 西班牙人的生命艺术! *

    2011-01-18 15:03:02

    西班牙小镇庆祝圣安东尼日
            当地时间1月16日,西班牙马德里西北100公里处的小镇圣巴多罗梅(Luminarias)在年度节庆的圣安东尼日(Saint Antony)进行庆祝,参加庆典的人士骑马冲过火焰。根据当地传统,此举对动物有净化、涤罪的意义。圣安东尼为动物的守护神。


    U86P4T303D21594F14530DT20110117195839.jpg

    U86P4T303D21595F14530DT20110117195849.jpg

    U86P4T303D21596F14530DT20110117195859.jpg

    U86P4T303D21598F14530DT20110117200007.jpg

    U86P4T303D21597F14530DT20110117195910.jpg

    U86P4T303D21599F14530DT20110117200025.jpg

    U86P4T303D21600F14530DT20110117200048.jpg
  • 武汉女孩展示另类花游 中国风水中绽放 *

    2010-12-14 11:24:10

      武汉女孩彭子轩将吐纳、胎息、传统内功与瑜珈、舞蹈、花样游泳及现代简易健身的内修训练结合,达到内外兼修的境界。

      2009年开始,彭子轩就开始在武汉市沌口体育中心游泳馆等一些场馆表演古韵漂,好评如潮。此后的子轩对其自创的古韵漂更是痴迷到几乎发狂的地步,她的先生说,为了古韵漂,哪怕是冰天雪地,她也毫不犹豫往水里跳。为追求表演具有古韵味,她的披纱、裙带、用作背景的绘画书法越来越长。她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手工制作完成一把10米多长的梅花扇和一条9米多长的龙。下水表演时,长龙身体内填充近50个气球,游弋于池水之上,活灵活现,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彭子轩漂在水下竹海间(点击图片放大)


    上演《水墨荷花》(点击图片放大)


    与鱼儿共舞(点击图片放大)


    在水下起舞(点击图片放大)


    水上弹古琴(点击图片放大)


    自制的《十米桃花扇》(点击图片放大)


    水中舞“中国龙”(点击图片放大)


    在水下阅竹简(点击图片放大)


    似挥墨写春秋(点击图片放大)

  • 王羲之吃饺子 *

    2010-11-25 12:55:35

         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幅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 

        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

        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 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

        王羲之十分好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象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

        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

        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

        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

        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

        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象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

        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话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

  • 新疆阿勒泰出现“七彩祥云”奇观 *

    2010-11-22 16:40:11

    新疆阿勒泰出现“七彩祥云”奇观
    2010年11月20日上午11时左右,新疆阿勒泰市区上空出现了一片五彩缤纷的彩云,十分引人注目。

    新疆阿勒泰出现-七彩祥云-奇观.jpg

    2010年11月20日上午11时左右,新疆阿勒泰市区上空出现了一片五彩缤纷的彩云,十分引人注目。.jpg
  • 推荐给大家一部超赞的电影《海盗电台》 *

    2010-11-19 14:06:46

    推荐给大家一部超赞的电影《海盗电台》
    http://www.tom365.com/movie_2004/html/6978.html

  • 冷军油画步骤过程 *

    2010-10-23 19:31:00


    冷军油画步骤过程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 漫步在西方文学的密林(书山一叶)ziiyoo *

    2010-07-26 23:59:10

    赵沛林

      吉林人民出版社近来推出的《外国文学史话》一书,横越东西方,纵贯数千载,皇皇500万字,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东西方外国文学领域中精彩的作家生活、作品本事、逸闻掌故、佳话趣事,读来恍如漫步文学长廊,一路饱览文学发展的画卷,并在不经意间受到作者的点拨,对文学大师们的杰作心领神会。

      近年来,有两种新的倾向在国内外的研究领域悄然出现,其一是注意采用高层次综合研究的视角,纵横捭阖,把握现象间更深层的本质联系;其二是注意形象化,让理论插上想象的翅膀,让理性和感性结为伴侣,从而加强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间的有机结合。《外国文学史话》一书正是这两种倾向的具体实践。

      早在100多年前,歌德在思考康德的哲学体系时,就曾对文学的本质做出过智慧的推测:“知解力高攀不上自然,人只有把自己提高到最高理性的高度,才可以接触到一切物理的和伦理的本原现象所出自的神。神既藏在这种本原现象背后,又借这种本原现象而显现出来。”(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1982,P183)歌德在这里说的最高理性,近于康德所说的判断力和克罗齐所说的直觉,是他对自然界和自由界的哲学概括。这里说的神,无异于神秘化了的事物运动的根本法则。文学就是要凭借审美判断力和审美直觉,从本原现象中直接地发现法则的感性显现,以艺术形象表现这种显现中流露出的“神”。如果从艺术的特质出发,思考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我们就会发现,艺术的真谛的确就在这里。

      从史话的内容来说,作家与世界发生的综合关联乃是艺术所依据的自然,因而生活是作家的也是文学的生命源头,由于它的综合性和直觉性是人的知解力所无法企及的,因而它的一切丰富的、性情的内容只能诉诸人的“最高理性”,即诉诸人的灵魂。一个文学家,他艺术地表达的东西就植根于他的生活、尊重他的生活,领会他的生活,才能领会他的创作的根底。这大概就是这部文学史话得以问世的内在契机吧。

      由于在方法论、本体论上采取了区别于单纯文学史的立场和视角,因而它不取论述而取叙事的风格,展示的不是情景的理论,而是理论的情景。虽然以写人写事为主,但它却并不远离学术,相反,它将学术的考证论辩和分析发现融进故事,将理解文学的契机和根由揭示给人看,所以毋宁说它是一部“形象论著”,它所要做的,就是在文学的本事和原型中,在作家主体的生活和心灵世界中,见出文学的内涵以及这内涵的主客观成因。正因如此,它才以迷人的往事,真切的情怀“文学地表现文学”,并带给人以美感、学识和陶冶。
  • 曾侯乙建鼓底座

    2010-04-08 18:30:17

            曾侯乙建鼓底座是青铜冶炼巅峰之作,由八对大龙和数十条纠结缠绕的小龙构成,龙身互相缠绕镂空并镶嵌绿松石,工艺至今无法复原,没有复制品。(点击放大图片!)
  • 本真之路--论宫岛和他的艺术(转)

    2010-04-03 13:42:52

    本真之路
                      ——论宫岛和他的艺术

    肖小兰


      每个艺术家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创造之路。宫岛永太良选择了完全出于自然而然的本真之路。这位出身于富裕的日本企业家庭的画家,对艺术的热情远高于对家族企业的兴趣,在艺术的纯净天地里,他找到了超越红尘的自己世界、自己信仰,他自成一格地与那些色彩和图像做着游戏,歌唱着自我的感情。

      观看宫岛的绘画,令人有惊讶之感。他几乎不受任何绘画流派甚至绘画技法的影响,而这些流派和技法在当今世界已累积为沉重的遗产,浸染着艺术家们。这要归结为他从未接受过专业的艺术学习。他的绘画题材来源于两个方向,一是生活中接触最多、随手拈来的日常物品,二是仿佛始终凝固在童真时代的奇谲的想象,两者时常融合在一起,制造出非常感性而又意趣丛生的画面。这有些类似人类原始的艺术思维——生活中最熟悉的物品和现象,都被视作有灵性的东西,然后凭借自身的意志与情感,对这些东西进行直解式和幻想式的表现。一如原始人类,宫岛在表现的过程中,心灵相当澄净,因此营造出既宁静、协调而又充满了理想化的艺术作品。他的这种澄净感和理想化,构成了作品的独特之处。

      事实上,宫岛的心灵世界十分丰富。在为上海美术馆策划宫岛的画展时,我把他的作品分为六类:1,宇宙心象; 2,多彩的抽象旋律;3,意象中的风景;4,生活中的诙谐;5,物体感觉;6,诗意中的空间和时间。我们不妨从这六个方面,进入他的世界,解读他的作品。

      
    宇宙心象

      浩渺的宇宙,因为太遥远及不可知,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是点缀着冰冷星光的一团黑暗。然而在宫岛的想象中,它却是欢天喜地、热闹非凡的。“圆月吐洒着清辉/宇宙的彼岸/正举行着一场嘉华年会/鲜花争奇斗艳/秋天的焰火直冲云霄/那边有超越人世之上的无尚快乐/一无所知的地球人们/一定也想一起尽情地/在嘉华年会上狂欢”(宫岛诗句:《未曾有人见过的宇宙彼岸十分绚丽》)于是在他的画中,鲜花在宇宙中起舞,星辰睁着眼睛,焰火尽情绽放,如嘉年华一般欢乐。这无疑是把他的心象投射到了宇宙星空之中。它不同于基督教有着权威的上帝和天使的天堂,也不同于佛教漂浮在祥云中的无尘无欲彼岸,而完全像是一个孩子对着夜空产生的梦境般的幻想。在宫岛所画的宇宙中,有时会有一条弯曲的道路,通向天际边的星辰,或连接起大地和苍穹,这反映了他对幻想中的宇宙嘉年盛会的向往。然而,他也有淡淡的伤感,“当涌向宇宙的汪洋大海/退潮之时/地球人从梦中醒来/岸边只留下一片虚空” (宫岛诗句:《未曾有人见过的宇宙彼岸十分绚丽》)。他就在半梦半醒之中,倾吐着自己对于宇宙的理想。

      多彩的抽象旋律

      在宫岛看来,艺术纯粹是美的哲学,生命、自然、物体都蕴藏着诗情美感。他非常欣赏瑞士现代艺术家克利作品中音乐性的抽象表现,在克里的《普那苏斯山》中,他看到 “色彩与形状的独存感多么有价值”,并用音乐与绘画作比较,认为 “那些仅仅由旋律、节奏、音色所奏出的美就如同在绘画中色彩、形状等所表现的美一样”。在宫岛的抽象绘画中,不难发现富有旋律感的色彩节奏,他喜欢使用鲜明的颜色与简约的形状,构建出一幅幅在视觉上如同音符般跳跃和组合而成的画面。

      意象中的风景

      风景画在宫岛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他的风景画虽然采用常见的景物,却把它们从现实中抽取出来,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象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形成了堪称“意象中的风景”的作品。在这些常见的景物中,富有当代日本特征的新干线列车经常出现。那是宫岛小时候就熟悉的景物,当时他觉得很像香蕉,这种印象保留在了他的绘画中,于是,新干线列车像一条鱼似的欢快地游动着,尾部却变成了剥开的香蕉,它的左侧是佛教中象征吉祥的大象,右侧是倒置过来的山陵。这样的画面,在宫岛的风景画中是具有代表性的——他所展现的是自己的童真感觉和美好企望。因此,尽管画面中常常出现摩天大楼等现代景物,却没有给人以压抑和物化之感,反而因色彩的明快和构思的轻巧而给人以愉悦之感。弯曲的、向上伸展、通向天边的道路,在这些“意象中的风景”中再次经常出现,它们是宫岛特有的一个符号,表达超越现实,对更美好的境界的追求。“我多想跨越彩虹之路/尽情沐浴在/造物主的心灵之雨中” (宫岛诗句:《彩虹自雨后初晴的天空升起》),显然,在这些“意象的风景”中,倾注了他那饱含着善与美的感情和心愿。宫岛喜欢佛教和中国的古诗,佛教的慈悲和淡泊,陶渊明田园吟唱时明镜般的心情,流淌在他的绘画中。他的画面呈现虽然单纯,但背后的东方文化的修为却是深沉的。

      生活中的诙谐

      宫岛并没有因为富于想象而不闻鸡犬之声、不食人间烟火,在他的绘画中,常常会出人意外地展现生活中最司空见惯的普通物品。日本人食用的便当,恐怕很少有人会将它入画,却被他信手拈来作为一个蕴含无穷信息的元素,置于裸女的两腿间,置于现代的大厦和工厂之下,人们在感到诙谐的同时,不能不承认,被他提醒了一些简单而又意味深长,甚至永恒的道理。女人使用的包,被他放大后置于一个旋转的空间中央,周围繁星绕月般点缀着缩小的飞机、汽车乃至玩具、昆虫,其中的意蕴同样令人玩味。他画日本街头鳞次擳比的居酒屋,一只吃得脑满肠肥的猪在墙边走着,画中的讽刺意味带着孩子式的淘气成分,让人哑然失笑。这些画,展现了宫岛内心世界中幽默的一角,他其实是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物体感觉

      我把宫岛绘画中的三部分作品归于这一范畴:其一是面具图案,这里留下了他在北美旅行中对于印第安那图腾艺术的印象,但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看出日本传统宗教和民俗艺术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他没有去画面具的外部轮廓,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图在整个画面中刻画面具的各种表情,于是轻松取代了沉重,已经在历史中死去的面具被赋予了生动的生命感,这一表现手法是相当独特的。其二是女人使用的各种各样的包,这部分作品流露了宫岛心灵中温柔的一面,也许还反映了他对于异性私密的某种好奇。其三是一个个如同纸板似的人形,排列成行行走着,消弭了具体的服饰和五官,画面中蕴含了一种不可知的意味,可能对于宫岛来说,了解他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同的人只是在不断的复制。

      诗意中的空间和时间

      宫岛是一个经常萌生诗情画意的人,对于他而言,诗和画是两种可以互相转化、互相倾诉的艺术形式。在他的绘画中,有不少充满了诗意的想象,画面美丽而又纯净。海市蜃楼般的景物,模糊了天与地的分野,也没有空间和时间的界限,并且每每有一条彩虹,如同弯曲的大道,蜿蜒伸向遥远的天边,甚至把画面分为两半,世界变得如此美好、如此和谐。这些画面,寄寓了他对于人间胜景的幻想与憧憬。“世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早晨/从人类社会漾出的帆船/开始了漫无航向的漂泊”(宫岛诗句:《结束,也就意味着新的开始》),“再来一场雨吧/在这彩虹的尽头/必定会结出雨的果实/雨的果实中裹满了造物主的/欢喜、忧伤、回忆、还有希望/仰望太阳/任种种思绪在身边泛漾/浮想联翩”(宫岛诗句:《彩虹自雨后初晴的天空升起》)。无论诗还是画,他的艺术思维是跳跃的、直接的和主观的,而内在的核心就是对于人和宇宙万物的真诚的爱。

      解读宫岛的绘画,需要从他的自身特点来分析他独特的自我世界,这就要了解他的家庭、教育和社会背景。看他的作品,我立刻想到,在中国已很难看到像他那样始终在艺术之美的根基上探索个人认知世界的画家。宫岛热爱艺术,热爱生命和生活,他知道生命之源来自一定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他有自己的价值观,也会悲鸣人生和社会,他在绘画中创造一个所思所想的世界。他坚持认为,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影响人们的道德、思想和灵魂,让人们得到平静的力量。他认真地观察着我们这个充满动荡变化的地球,努力以自己纯净的目光把艺术的美呈现给人们。他的作品时而是喃喃低语的日记,时而是奇异的梦境,时而是明丽的田园小诗,时而是缤纷的音乐,虽然充满了想象,但可以让人感受到现实的对象。他不仅仅是一位表现美的艺术家,还以行动推广着美,时常在医院和学校用自己的画作开展爱抚与治愈人心的活动。

      因此,观看宫岛的绘画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就像看到一位久违的朋友那样感到亲切宜人。艺术原本就是轻松的、天然的和不刻意着色的创造活动,也许,宫岛那些源自本真的绘画可以归入稚拙艺术一类,而稚拙艺术在今天的时代已迁移到艺术的边缘,但从本真出发难道不正是艺术最基本的要求吗?在芜杂的欲望和喧嚣的干扰中生存的现代人,或许更缺乏这种发自内心的本真,更需要纯净的美的艺术的抚慰。所以,我向中国的艺术界和艺术爱好者推荐宫岛的绘画。

  • 我的脑波纪录 *

    2010-03-23 15:06:31

    科技想象力才是制高点!

    “科技想象力”才是“制高点”!

    运动也需要想象力!生命需要想象力!

    “运动想象力”与“生命想象力”。

    文化艺术的思考深度和自觉参与者广度相互促进,才能更好的发展。

  • 夏日阳光 *

    2010-03-20 14:16:55

    夏日阳光
    点击图片放大!

  • 悠闲的世界 *

    2010-03-20 14:08:07

    悠闲的世界
    点击图片放大!
  • 解读弗洛伊德的画(转) *

    2010-03-11 14:35:11

    文/温华祥

      要想读懂英国现代油画大师弗洛伊德的作品,一定要用其祖父西蒙.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去剖析,要不然还真的读不懂。

      画家小弗洛伊德的画风从早期的写实到粗犷的写意风格的转变,特别是他后期的作品更有气势和力度:形、色、线、神、情、意之间的完美结合,令人赞叹!由于弗洛伊德精通其祖父西蒙的心理学理论,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再加上他的高超的绘画水平,使得他的肖像和人体画达到一般画家难于企及的高度。

      弗洛伊德的很多油画作品融入了其祖父西蒙的心理学中的潜意识的人格学说和本能论、泛性论的内容;其祖父西蒙认为人的潜意识是指被压抑的欲望本能的冲动以及其替代物(梦、癔症)他的主要特点是非理性、冲动性、反社会性、无道德性;其祖父还认为人的本能是指有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其中蕴藏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种本能冲动。所以,油画大师弗洛伊德的作品里出现了很多跟“性”有关的象征物品:凌乱的床单、床单上的沾湿的水渍、抱着狗的男人(以投射人兽性的本能冲动)、散落在床上的小圆果、被掀翻的凳子、椭圆形的鸡蛋、条状的毛茸茸的植物、暴露的生殖器等等。

      其祖父西蒙的心理学“焦虑论”在画家弗洛伊德的作品里随处可见,只不过一个是用文字论述,另一个则是用画笔描绘,至于“焦虑论” 西蒙认为人总是处于被压抑之中,因而就使人的心理能量得不到释放,形成种种焦虑。焦虑不仅是各种精神病患者的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而且也是正常健康人在遇到某种紧张(或应激、压力)刺激或挫折时出现不安和焦虑心态。焦虑的特点是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好像灾难随时都会降临,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弗洛伊德有很多油画作品表现人的焦虑,如:他反映焦虑的人物形象;情绪低落、表情忧郁,心神不宁、不安的姿势、皱巴巴的床单,还有凌乱的笔触,上重下轻的色彩布局,暧灰褐色的调子和患有肥胖症的的抑郁女人等等。

      其祖父西蒙的“梦论”在弗洛伊德的画作中也很常见,闭目养神的女人和正在癔想的肖像等。

      现如今在中国有很多油画家在学习弗洛伊德的油画技法,这当然可以,但不能死学,更不能随便找个模特就按照弗洛伊德的的色彩和画法来表现,这样会闹笑话的。如果画一个活泼开朗的人物形象,把弗洛伊德的的那种上重下轻的色彩布局、焦虑的灰褐调子、挤压而枯苍的笔触、粗糙的肌理,倦曲而紧张的姿势,这样画出来的作品肯定在大问题。学习别人的东西,如果生搬硬套,我认为肯定是不可取的。

      我国有个典故《东施效颦》讲的是一个丑女东施想学西施的病态美,在走路时手后着胸口,紧皱眉头,东施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矫揉造作,反而更丑了。东施看见西施皱眉时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西施为什么美,就盲目模仿西施的样子,反被人讥笑。

                                                     2010-3-8于深圳艺术工作室

  • 江南雪 *

    2010-03-11 14:04:08

    江南雪。
    难得冰封,雪初融。
    寒梅似火,枯枝动。
    击鼓听琴,心中笔。
    上下翻飞,落红印。
  • 大便画法1号 *

    2010-03-08 16:15:53

        那天去儿时玩耍的公园怀旧,发现它是少数还在卖门票的,牛。进去后闹肚子,去了趟茅房,我的天哪!发现眼前整齐的一排大山,那个高!那个满!啊!都可以“坐”上去了!天哪,多少年没有管理员来过了?最后忍不住拍了张照片,也不敢发上来,怕大家午饭白吃。
        回去后我想到了一种“大便画法”专画原本不够雅的东东^-^^o^^0^
        大便画法”第一幅作品终于诞生劳动公园后门厕所。 以纯粹审美的眼光去看,大便已不是大便,只是一堆形与线。
    点击图片放大!
  • 中国心象艺术 *

    2010-02-25 10:54:13

    中国心象艺术,以中国人文为基础,把内心的情感物象化,变抽象为具象。

    用“心”去感应人和事物,再表现出“象”以回馈和影响观者。

    应该说心象派是一个传承和共同探索创新的研究体统称,他们有相同的课题,却未必有相同的答案。

  • 关于理想 *

    2010-02-11 11:11:14

    “反正就是忙,现在哪还有自己啊!”但,即使是垂死挣扎,也不能完全丢掉真正的自己!

    哪怕再缓慢也要爬向自己的理想!!!

    只要常惦记在心,挤时间做一点做一点,积累下去定可实现。

    有网友问我:“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我说:“在日常生活中让大多数人能爱上艺术、欣赏艺术、乐在其中、有所感悟;而我自己能创作出真正好的有意义的艺术作品;让这个世界能健康的自由的存在下去。”
    其实,作为理想,更希望是所有人!乐拥艺术。

    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生活,你会收获更多。欣赏也是一种创造。

1604/8<12345678>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