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04-28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统计信息

  • 访问量: 233
  • 日志数: 11
  • 建立时间: 2009-08-21
  • 更新时间: 2009-09-09

RSS订阅

我的最新日志

  • 作品欣赏:第11届美术国展港澳台

    2009-9-09

        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港、澳、台作品邀请展共有入选作品210件(其中香港91件,澳门36件,台湾33件),获奖提名作品35件,作品含概了中国画、油画、漆画、水彩画、版画、综合材料和雕塑等类型,其中中国画作品100件,油画和其他画种95件,雕塑15件。

    雕塑:空间里的软性符号  作者:陈焕祯 台湾

    这张是从摄影的角度拍摄的作品,点击图片放大!

  • 有趣的纸上作品

    2009-9-09

    点击图片放大!

  • 争气的画家

    2009-9-09

        争气的画家一般都具备以下三种状况。
        
        第一,不愿抄袭他人的思想理念绘画技法,作品完全是自己内心期待久远的追求。
        第二,不愿抢人家跑道,作品出来,没有似曾相识,无论用什么学术理论找不到能套上的。
        第三,作品看上去舒服,不难受,秋风清气的感觉。
        这些艺术家不惧怕没人敲他家的门,哪怕一辈子都不为人知,虽然是玩玩的,但内心肯定有极大的野心。他们的自信心和他们内心永远不讲出来的野心是一脉相承的。一个画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难道他有地图吗?能指点到他要的境界吗?
        所以,有志向的画家以传播精神为内心的追求,这样对他来讲,是事半功倍。而且,活得很轻松自在。
        大凡没底气的画家要用脚画画,成为公众人物,以出镜率为准,生怕没人知道他,良性的媒介宣传可以助画家一臂之力,恶性的炒作最终会让画家画不下去,自己把自己的路断了。
        如今看画展,总感觉这么多的艺术品像是一个爹繁殖出来的,举个例子,中国人讲珠联璧合,夫妻么,夫唱妇随,仔细寻味,丈夫画什么妻子也附庸,这成什么了?又要讲外国了。丈夫内心选择的妻子不能再有雷同,不一样才是和而不同。精神的东西是灵魂唉,精神状态只能感悟怎么能抄袭呢!
        争气的画家死也不会去抄人家,情愿被人抄袭。
  • 当代艺术需要“核心问题”吗?

    2009-9-09

    当代艺术需要“核心问题”吗?

     

     

        近几天彭德先生和天乙先生又在论战当代艺术的“核心问题”的“有”或者“无”,各自对“核心问题”谈出了看法。这个问题是基于艺术界理论家们的讨论。我两头的文章都看了一下,好像两头的理论都似乎成立而且模糊。我这样的认为,当代艺术的问题是真正来了。怎么可以是两头的说法都成立呢?我自己就得问自己是不是思考和观察出了问题。现在写下一些感想和思绪,供两位先生和大家来分析思考。首先不用二元对立的对错来分析和判断当下社会文化的事态,因为,时间距离太近。还有那个艺术的指向问题。

     

        我想的是当代艺术要不要有“核心问题”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当代艺术不需要“核心问题”,那么争论就容易解决了。“没有”和“有”就被化解了。也正好对应了后现代文化的多元态势。还对应了当代艺术对文革专制和集权主义艺术的消解。要是解构就是艺术的核心问题,好像是不可能的,它没有确立什么理性构建的可能性。当代艺术基本上是属于无宗旨,无统一指向,无明确指令的一个散打局面。当代艺术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集体无意识的比较盲目的追求和吸收西方艺术的主义和观念的产物。最后达到为我所用,并针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言。因此,老栗有老栗的打法,高铭潞有高铭潞的打法,范迪安有范迪安的打法。这样,说其没有核心问题也是可以表象的,短期的看似成立。正是盲人摸象似地佐证。而当代艺术又有它的针对性。不然,当代艺术又无法成立,首先它的反思,解构和消弭确实存在,它的民主和自由的诉求也似乎存在。否则,当权者不要对它实行长达几十年的禁锢和封杀。使其只有边缘性而害怕其话语权。当代艺术针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问题,民主自由问题,腐败问题,生存问题,身份问题等等的发言,又不能说当代艺术没有问题的指向。至于核心问题是什么,就是以上问题的统称吗?其涵盖的面积又太大了,无法纲举目张了。不像战争年代的那个时期。和平的愿景是世界共同的核心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和平鸽》是当时的代表作。德国表现主义的战争反思,基弗尔和伊门道夫等艺术家的作品。西方工业时期的现代主义艺术,塞尚到蒙德里安等艺术家。还有,中国的建国初期的为了稳定江山,需要英雄崇拜和领袖崇拜,全国文艺界的步调一致的歌功颂德。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一系列的革命题材作品,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核心问题和统一指向。“大海航行靠舵手”,“红心永向红太阳”。致使中国艺术的附庸和献媚。而当下的多元社会,自由的诉求,艺术已经在各抒己见。各自为政,或者,各自为山头。还有对于金钱和利益的迎合。当代艺术还在变幻的过程当中,鱼龙混杂。自然是无法看清“核心问题”的所在。因此,需不需要核心问题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根本没有核心问题是当代艺术的表象。但是,艺术需要的精神在哪里,艺术自身的凝聚力在哪里?艺术的自然和社会的反思是否可以是首要问题?它们需不需要明确?艺术的责任是不是当代艺术的重要问题?这是今天的当代艺术需要思考的问题。当然,也是我考虑的问题和身体力行的艺术表达。否则,当代艺术真正是沦为胡闹和平庸。无尽的消解和媚俗,反艳俗变成了真艳俗,当代艺术的范跑跑年代真正的到来了吗?

     

        最后,我看当代艺术的“核心问题”只能留给后人来总结会更加清晰,我们都是行进中人,艺术实践正在进行时。这个问题靠得太近,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也。还有,“当代艺术”这个具体范畴的界定还是模糊的,可能只是一个虚幻的艺术营垒和时间段。那么,就无法谈上当代艺术的“核心问题”了。要是分解开来谈问题会更好。这样笼统的说事是否是太雾里看花了。

  • 艺术生的成长烦恼

    2009-9-09

    艺术生的成长烦恼
    ――中国艺术教育的反思

    程美信

    最近有几名高校艺术生向我请教,他们都对自己的专业表示失望、对个人的前途感到迷茫,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换言之,他们的困惑不是专业问题,而是应试教育给他们造成的心理伤害。高中流行一种“三段论”:一流生在理科、二流生在文科、三流在艺体。试想,如果中国孩子都一流出色,人人都在理科,那这个社会将怎样?受分数至上主义的成长伤害并不限于艺术生,包括哪些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牺牲了许多童年快乐和身心健康,以致人生观与世界观都非常畸形扭曲。最常见的是,学习好的学生歧视学习差的学生,从社会到学校都在灌输这种“成绩好就是好孩子”评判标准,对哪些学习差的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自卑,以致一生走不出这一精神阴影。

     

    我曾教过的艺术大学生,他们给我的整体印象是不爱学习,某种程度说明了一种逆风性的自暴自弃,因为他们从小被纳入“坏孩子”、“笨孩子”范围。事实上,他们都是非常聪明而活跃的孩子,他们的智商并不低于哪些爱学习的孩子。由于活跃的天性使他们难以适应死记硬背与乏味僵化的教育模式,这些反而成了一种学习障碍,演变为心理挫折的精神受害者。由于考试成绩不如人,遭受家长、社会、老师与同学的普遍冷眼,甚至公开侮辱和肉体惩罚。中国学校与教师公然按成绩将孩子分成等级,成绩好坏关系到父母的脸上荣辱,这对孩子幼小心灵造成致命打击。艺术生大都有类似不同程度的成长体验,因为成绩不好而无法进入大学,父母只好将他们送入艺考班――成了“三流”高中生;还有父母到处求人搞关系、大把花钱,这些对于任何人都是不舒服的事情,如果家境一般,不仅是一种经济压力,更是一种人格侮辱。

     

    进入大学之后,艺术学一个共同特点就容易社会化,对学业和生活都相对散漫。艺术类女生之所以容易走向色相生涯,并非她们比一般学生穷困,而在于她们自然地借炫耀、另类来寻求心理平衡。大学毕竟不比中小学,不仅价值标准比较宽泛,管理上也相对宽松,不再是学习成绩与老师家长决定一切。这些,对于本来就活跃而缺乏自律、心理自卑而没有追求的艺术生而言,无疑容易放纵自己,把进大学视为一种纯粹花钱买文凭的事实。可见成绩差引发学生的心理自卑,在不同的年纪、环境也不能得到扭转,甚至出现恶性循环。一些大学艺术生在校期间根本不学习,完全浪费了自身年华与父母血汗钱。加之近年高校的扩招,艺术类专业比率较大,与就业难形成鲜明反差;致使艺术生更加不注重学业,同时加剧了对专业、对人生的失落感,原有的成绩自卑感被新的前途危机所困扰,导致他们陷入一种焦虑不安的精神状态,出现自暴自弃和得过且过也在所难免。

     

    那些向我求教的艺术生,无疑反映出他们的成长烦恼,表明他们是非常要好的。不过,关于专业问题,我同样是束手无策,深知大部分艺术生毕业后无法从事艺术工作,况且他们对艺术本来就没有兴趣,加之努力的不足,要干出一番艺术成就来是极为困难的。因此,我不敢鼓励他们在艺术上继续努力,反而劝他们尽力去做自己喜欢做并且能够做的事情,幸福充实的生活毕竟胜过一切。可以说,艺术生的成长烦恼,是教育制度与社会偏见所造成的,即使哪些从小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同样是畸形教育的牺牲品。人们也许经常听到这样话:“他在学校不怎么样的,如今却比我混得好”。这便是好学生的酸腐话,它侧面反映了成绩未必能决定一切。一个健全社会,应该是能够发挥每个人的天赋潜质,使社会创造力获得全面解放。人的先天禀赋差异毕竟不太大,良好的成长环境、努力的进取精神、健康的人生态度才是成功与幸福的关键所在。因此,艺术生必须认清应试教育的危害性,以乐观、自强的态度去面对人生世事,别让成绩自卑感妨碍了一生幸福。

  • 上海艺博会:买艺术品犹如买房

    2009-9-09

    2009上海艺博会今起迎客
    几千元作品抢手,千万级极品捂盘
    撰文:詹皓
        2009上海艺博会今天起至13日在世贸商城举办,展览现场,以往摩肩接踵的情形有所减少,但喜欢艺术的人们在“中国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的背景下,对心仪的艺术品开始从容出手,而看好后市的画廊机构仍有惜售心理。
        买艺术品犹如买房子
    在艺博会上看人们购买艺术品,很容易联想到买房子。在艺博会中国陶瓷艺术馆,聚集了最高的人气,某展位上,几千元以下的作品遭“哄抢”;本市老牌陶瓷机构璟通公司一两万元至十万元左右的陶瓷作品刚开幕就定出三分之一;大剧院画廊力推了多年的艺术家赵尔俊再出风头,其一万多元一幅的小油画作品,预展上就卖掉9幅。低价位的作品适合普通收藏者,犹如中低价房,卖得快,就是因为实惠。
    而高价作品大多采取了只展不卖的姿态。比如玥宝斋展出的吴冠中作品,杰艺术展出的张晓刚、岳敏君代表作,中邦美术馆和煌杰画廊分别带来的陈逸飞大幅油画,这些身价千万以上的作品,好比是豪宅,当初起价就高,未来的升值前景也让收藏机构舍不得马上出手。据统计,中国近现代最高端的书画、油画家,如徐悲鸿、李可染、齐白石、林风眠、靳尚谊、吴冠中、陈逸飞、罗中立、王沂东等人的作品,近十年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平均涨了5倍,丝毫不亚于优质房产。
     
    老人马再领风骚力证长线是金
    在股市中,长线是金的理念屡屡被现实所伤害,但在艺博会上,长线是金的理念却被再次印证。
    今年上海艺博会招展之初,正是全球经济陷入困顿之时,在海外画廊、各地画廊纷纷缩减开支的时候,上海本地画廊再度撑起了市面,而本地画廊长线运作的艺术家,预展当晚,就博了头彩,如艺博会“老人马”艺术大师达利、油画家赵尔俊、王向明等,都有喜人的成交量。艺博会至今“出满勤”的华氏画廊,多年前就将签约艺术家王向明通过艺博会这样的大型平台进行推广,时间证明了空间,近十年来,王向明作品的价格一路稳健向上。艺博会开幕首日,王向明作品就已经被定出15幅,是场内成交最多的艺术家。一些藏家和同行就羡慕地说,你们好像看不出“危机”嘛?画廊方表示,就是因为多年来的基础工作做得扎实,行情好的时候不乱涨价,行情差的时候有实力支撑,长线运作,才能对得起藏家和艺术家。
  • 798房租打折不给二房东

    2009-8-21

      减租政策出台 部分艺术机构担心 怕从非正规渠道租房无法享优惠 官方表示———


      日前本报报道了798园区降低艺术机构租金的情况。但记者近日了解到,一些从“二房东”处租得店面的艺术机构担心自己无法享受这项“实惠”政策。


      据了解,798园区的房源由物业公司负责租赁,许多艺术机构在入住时已没有所谓的“一手房”出租,只能选择从开始的租赁者处租赁。


      记者在园区走访时也看到,目前园区里随处可见转租、合租的广告。在陶瓷一街附近的公告栏上,张贴了四五份新的转租公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画廊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由于自己是租赁“二房东”的店面,现在很担心无法享受到这项政策。


      记者了解到,目前关于“转租者不减租金”的说法流传很盛。对此,多名租“二房东”店铺的艺术机构负责人都表示了自己的担心。“2002年我就租了这里开画廊,也算是对798有贡献的啊,为什么享受不了呢?”一位负责人这样说。


      同时也有人表示,自己的房东说可以和管委会谈,保证能享受到补贴,因此他们还抱有一丝希望。


      对此,有知情人透露,转租情况在园区里所占比率至少在四成以上。但这一说法没能得到园区管理方的证实。


      管委会说法:转租行为不允许


      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宣传负责人王寅表示,园区内不允许租赁者再次将房屋出租,做所谓的“二房东”。


      按规定,个人转租的空间和机构,无法享受到同等的补贴。但对于具体怎么执行标准,她表示不方便透露。


      新闻背景


      减租金应对金融危机


      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导致艺术品市场萧条,798的许多艺术机构都遭遇了“寒冬”。


      为此798园区管理方出台政策,对园区内的艺术机构减租三成到六成。本报7月24日曾以 《798减房租最多打六折》进行了报道。

  • 重庆整合9大艺术区资源

    2009-8-21

      汽车行业巨头长安集团,开始涉足当代艺术。记者获悉,8月16日,位于黄泥塝红黄立交旁的长安当代美术馆将正式开馆,届时将整合全国9大艺术基地资源,国内11位一线美术批评家将前来捧场。


      黄金地段建当代美术馆


      长安当代美术馆作为长安集团旗下的长安地产与黄桷坪国际艺术区合力打造的重要文化工程,是重庆首个在主城核心区域创建的非营利公益性专业美术馆。该馆由著名旅法艺术家、资深策展人刘浪先生担任馆长。


      美术馆位于红黄立交旁的檀香道壹号国际家居馆一楼。一期工程面积占2000平方米,美术馆由展览空间以及《重庆码头》艺术沙龙两部分组成,每年将定期举行各类艺术活动。


      重庆长安不是“秀”艺术


      长安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创办长安当代美术馆并非长安集团的“艺术秀”。他们期待通过这次强强联手,让长安当代美术馆成为区域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公众了解当代艺术的重要窗口,不仅是对城市的贡献,也有利于企业品牌文化建设。


      这位负责人透露,前期主要是拿出物业空间作为硬件投入。接下来,长安将通过资本支持、各项社会资源的科学融入以及美术馆二期工程的推进,让其成为重要的西部创作基地及深度研究当代艺术的学术中心。


      整合9大艺术基地资源


      据了解,在长安当代美术馆开馆之际,由重庆市商委、渝北区政府联合举办的“09居家文化艺术重庆展暨‘各自话语’首届西部当代艺术交流大展”将在此举行。“各自话语”将整合中国·黄桷坪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环铁艺术区、一号地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酒场艺术区、中国宋庄艺术区、云南创库、上海莫干山艺术区等国内9大艺术基地资源,10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参展,时间长达一个月。


      据透露,长安当代美术馆开馆期间还将举行“当代艺术与城市生态”主题论坛活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邹跃进,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系教授、著名社会学家于长江,著名美术批评家杨卫等11位著名美术批评家,将空降长安当代美术馆,纵论当代艺术与城市文化。

  • 王军:没有问题的双年展就是问题最大的双年展(转)

    2009-8-21

      中国国内的很多双年展在策展理念上很滞后,欠缺创造性. 这是因为很多策展人对当今社会现状麻木,对问题愚钝,不敏感,或者说为了某些暂时性的利益而回避问题。一个没有问题的双年展就是问题最大的双年展.


      798双年展独立行为艺术单元的方式恰恰就是基于这点,行为单元邀请了一些非艺术家参展,也是出于将问题扩大化。也并没有刻意把非艺术家称其为艺术家,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艺术家,而只是把他们列为“社会个案研究”行为项目的一部分。


      行为现场表演作品共4到5天时间,分为3个部分:


      一、社会个案研究;二、中国行为艺术家现场;三、国外行为艺术家现场。


      行为单元这个展览的重点是能否对某些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讨论。我们希望能面对这个社会的生活现状做深入而非隔靴挠痒闭门造车式的思考,对中国人当下精神体系进行真切考量和探讨剖析,我们对做一个沉溺在艺术小圈子内自我意淫的展览没有兴趣,对做一个单纯吸引眼球的展览也没有任何兴趣。如果是单纯为了追求眼球,那麽,行为艺术家们完全可以做些惊天动地,惊世骇俗的行为作品。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赚眼球,为什么整天在观念中生活的艺术家做不到呢?


      邀请“范跑跑”参加行为项目遭到了外界的质疑,有人甚至说这是在扭曲艺术!是因为之前我们没有去做这样的“行动”,也就是说,他们的审美意识仍然处在非常滞后的状态,关于什么是艺术,在观念上还是老一套。认为艺术就是看得见的一个人造品,而没有上升到思想的层面,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将艺术与所谓的道德模式挂钩,这是中国特色的艺术思维,是中国式的价值判断模式。也是国人缺乏创造性的根本原因。


      站出来否定我们的人基本都在误读,其实我们一直在自我质疑,自己给自己压力,对这次行为单元来说,范跑跑不是关键,换上另外的人同样成立,这次行为单元的主旨依然在,同样会有讨论,会有问题被拿出来思考,这正是我们所想提出来的。


      这里是一个问题平台,不是一个哗众取宠的舞台。人们不原谅“范”的逃跑行为,是因为大多数人们还未认知到什么是生命的真谛,对自由的理解层次还比较低,因此,人们的意识多半处于奴性状态,而范跑跑在798双年展的工作要竭力去改变这种状态,或者对这种状态进行理性提示。


      今天的当代艺术具有活力的一面是它自身的存在状态与社会现实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范跑跑”和“钉子户”在某种程度上看,已经置身其中,甚至就是当代艺术的社会神经末梢。不同点是,他们没有被当代艺术系统所认可。也就是说,不专业。但是,所谓专业的当代艺术艺术家,今天似乎有点虚妄、甚至成为某种固步自封的指代。

  • “798”艺术区试验“口红效应”?

    2009-8-21

      “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曾让你心疼的姑娘,如今已悄然无踪影”,每逢周末在北京798艺术区的小道上,总有一个抱着吉他的歌手动情地唱着这首《曾经的你》,当然他主要还是要销售自己制作的原创CD。在他对面,一个拉着三轮车的大哥正在叫卖打口CD,另一侧则是从各地赶来的各色人等摆摊贩卖各种装饰品和艺术类图书。


      与这些散户不同,在一些画廊旁边悄然多了不少创意小店,从民间传统的皮影、风筝、剪纸,到“毛时代”的军挎包、红宝书再到各种家居装饰、手工布衣,琳琅满目,无所不有。 或许跟电影《海角七号》的热映有关,一个“袖珍邮局”也搬进了798。


      这是闻名国内外,拥有众多知名艺术机构聚集地的北京798艺术区吗?难道画廊主们因为金融风暴放弃了当代艺术品,而改行做起了创意产业?或许这里也在试验“口红效应”。


      从藏家到游客


      让我们将时间倒转,看看798艺术区的蜕变史。现在的北京798艺术区原是德国援助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所在地,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当初低廉的租价,从2001年开始,全国各地艺术家开始在这里集聚。在之后的几年中,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798”作为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生产基地和展示场所逐渐被外界所知并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798”作为人文奥运理念的重要展示场所接待了众多国外要员和知名人士,自此798开始了它的转型之路——当代艺术的产业化探索。


      如今的798路标林立,到访者再也不会因为迷路而急得满头是汗。自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进驻“798”并做了第一份地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来者喜欢按图索骥。不同的是,如今的地图上更多出现的是餐厅、婚纱摄影店和服装店,而艺术展览的讯息本末倒置般被边缘化。现在来“798”的人,大多数是操着全世界各地口音的游客,导游还在不住地用喇叭喊着:“大家往这边看,这上面有大标语。”随之而来的是镁光灯频闪,展览的内容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展示它们的厂房以及厂房旁边贩卖的各种创意产品。


      当展览变得不再重要,当参观者的主体由藏家变成游客,不少画廊自然选择了离开。特别是在这一年金融风暴的席卷和“798”不断高涨的租金双重胁迫下,那些家底不够殷实的画廊老板不得不驻扎到离798不太远的草场地艺术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对于“798”来说也是概莫能外。


      从艺术展到时尚聚会再到创意小店


      在世界当代艺术呈现时尚化的大趋势下,“798”也变得洋味十足,迪奥、爱马仕、阿斯顿马丁等国际奢侈品牌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里。无论是开新产品发布会,还是当代艺术家为品牌做的创意艺术展,每逢周末“798”总会迎来大大小小的时尚聚会。不过,这些奢侈品牌并没有想在这里销售,只是将这里视为一个品牌展示场所。正像在拥有近三层楼高的耐克品牌展示店里,观众能真实地感受到耐克百年来的创业历程,却买不到一双合适的鞋子。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金融风暴以来,“798”的不少画廊已半年没卖作品了。倒是“百年印象”——这个以经营摄影作品为主的画廊里,却是出乎意料地人潮涌动,作品旁也是一排排红点,让不少画廊经营者羡慕不已。


      不管“798”的转变是主动还是被迫,是前行了还是后退了,当大家看到那句充满挑衅意味的“2分钱威尼斯双年展”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危机下,价格低廉品更受欢迎的“口红效应”似乎已在这里得到了验证。仅从这点来讲,“798”的这个转身也别有一番韵味。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