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艺术心象美学的合理内核

2009-04-17 10:13:42 / 个人分类:心象美学的合理内核

底  谓

 

第二讲  写实(具象)与写意(抽象)都是为美而生

 

人类在追求美的途中,已经有了相当漫长的历程。这一历程虽然在东方和西方有着巨大的观念上的差异以及形式上的区别,但在本质上,却是大同小异的。人类对美的理解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升级的。在刚刚摆脱一般动物特性的时期,人类的美感基本上是与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的满足相关联的。德国近代艺术史学家格罗塞(Ernst Grosse1862-1927)指出:“狩猎部落由自然界得来的画题,几乎绝对限于人物和动物的图形。他们只挑选那些对他们有极大实际利益的题材。”(《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62页)。因此,这时人们对美的表达是写实是,只不过这种写实是就内容而言的。

随着人类记忆能力和想象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文字符号系统的使用,人类许多原本仅属于“物质刺激”的情感,开始被能够激发类似情感的“精神刺激”(也可称之为“虚拟刺激”)所取代,从而由感性的人逐渐转化为理性的人。比如,人类用“牛肉”两个字来代表可以用来充饥的牛肉,久而久之,原本在享用牛肉时所激发的神经快感,此时在读到“牛肉”时也被激发出来。在这种非真实的符号系统日益完善的过程中,不仅使虚拟符号所对应的情感体系不断丰富;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直接用来充做人类想象的素材,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综合符号,形成了更为巨大的情感体系。比如,将不同人、不同动物的优点,甚至将人们愿望中人所能具备的优点都集中起来,虚构了类似完美的人的形象,并将之设定为“神”。从而,当人们念及“神”时,便能够体验到某种“全能”所带来的“幸福”、“安慰”乃至“美好”的感觉。于是,人类对美的理解开始升华,大量脱离现实的精神产品开始充斥艺术作品之中。对此,我们可以从中世纪以前大量的图腾、宗教等远离现实的艺术品中得到证实。而这种美的艺术表现就是“写意”,只不过这是内容的“写意”,是对虚拟事物的肯定。

由于符号系统在想象力的作用下,人们一度将真实事物与虚拟事物混为一谈。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人类对依靠自己的能力驾御世界的信心日益增进,另一方面,人类的感官极限被新生的科技成果不断刷新(比如望远镜、显微镜、三棱镜、化学、力学等的诞生)人类开始注意到,并不是所有虚拟的事物都能够给人类带来好处,比如,人可以将木料、砖石改造成房屋,将蚕丝编织成布料做成衣服;但却不能将砖石木料改造成牛羊,也不能用蚕丝将天空中的月亮摘下来,更无法让人长生不老。尽管这些事物在虚拟世界中都是可能的,但在真实世界里有的却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虚拟事物的真实性,并相信,只有那些在现实中可以实现的事物,才能给自己造福。于是,在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以及后来印象派绘画等,在东方宋代以后出现了大量青绿山水,以及《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士女图》等艺术现象,又开始大力崇尚写实,并且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以真实为美。

然而,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活的物质文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那些上天、入水、长明灯、“千里耳”等等之类的梦想都相继得到了实现。这一切都再再告诉人们,“创造”才是给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根本动力。而“创造”本身并不属于客观事物,纯属于人类主观精神活动(即大脑神经所具有的重组功能),于是,人们开始将自己的幸福,美感与“创造”挂钩,出现了后印象派的夸张造型,以及现代派的几何色块,形象变形,泼墨技法等重在形式创新的抽象美。

由此,我们看到,在人类追求美的历程中,无论是写实还是写意,也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都曾给人带来巨大的美感享受。美的本质并不是由“写实”或者“写意”、“具象”或者“抽象”所决定的!



分享 |
相关阅读:

TAG: 心象美学的合理内核

我来说两句

-5 -3 -1 - +1 +3 +5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