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觉》宣言:《新视觉》现有合作网媒∶ 7080艺术网、99艺术网、艺术批评网、中国雕塑网、中国当代艺术联盟、中国艺术博客、art ba ba网博客‘环球艺术网、江苏美术家网、艺术国际博客、卓克艺术网、雅昌艺术网博客、世纪在线艺术网博客、雅客艺术网博客、美术同盟网、北京文艺网博客、新浪博客、搜狐博客等,我们会在每一期出版发行后即日将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以经典回顾形式发布在上述网媒里,敬请关注。

高炀:叩响中国后现代之门的艺术家

2009-08-04 15:52:49 / 个人分类:艺术家

 

    65年出生,参加东村行为艺术表演,97年入意大利国籍学习,成为意大利超前卫艺术的代表画家,2005年回到中国发展,通过这样的艺术历程,不难看出,高炀见证过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历程,并且无可否认,为着心中的现代艺术理想,奔走西方,通过在西方的学习、思考、生活的历练,高炀不断明确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与艺术态度。

         2008年开始,高炀创作了自己的一批新作,在这批新作中,艺术家延续着意大利贫穷艺术风格。高炀将平日随便捡拾的小玩意作为自己艺术创作的材料。 高炀这批新作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一)与很多具有海外经历的艺术家不同,这批作品中没有典型的中国艺术符号,对中国符号的否定凸显其艺术作品的国际性风格;(二)艺术家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即“综合材料艺术”;(三)对材料的处理,手法独特,呈现一种为材料彰显个性的语言特征。

       所谓“国际化”语言是指,艺术家创作作品不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内心深处选择题材以及样式,这是对普遍人性、普遍艺术本质的追求。高炀在意大利受到“贫穷艺术”的影响,作品中继承了各种风格的价值取向,艺术家也一直将这种风格延续下来,对这种风格的选择是符合高炀自己内心感受的,从这样的层面来说,高炀从内心的情感出发选择并延续贫穷艺术风格,以作品的情感力量打动世界各民族的观众,这样一种艺术语言是具有国际性的。

       高炀从内心的潜意识中发掘艺术形式,不断突破,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绘画装置”形式,这种在既定艺术类型中的无法归类本身就证明了艺术家的创造性。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如果停止否定自己,那么艺术家的生命也就消失了。“绘画装置”是高炀对以往架上油画的突破性变革。艺术家首先将收集来的材料进行拣选,将符合同意感觉的材料组合粘帖在平面画布上,再通过油彩的加工,形成最后的作品。

       一些不经意的“贫穷”材料,经过艺术家的整体加工,似乎具有了生命,而这种生命彰显的并非宏大的叙事题材,而是渺小材料本身的精神力量,尽管,这是一些被消费社会摒弃的垃圾,或者是商业社会中非常便宜的商品,但是,高炀似乎在有意为它们制作光环,让“贫贱”的同样具有平等的生命。这是否是高炀的初衷我们不知道,但是,当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更多的大众会欣喜,甚至想要触摸,这足以证明高炀的成功。

        从早年一直延续的“表现主义”架上风格直到今天的“综合材料”,这是高炀一直严肃追求艺术的丰硕成果。在这批新作中,我们已经不见艺术家昔日的愤青激情,不见那种莽撞与冲动,看到的是一种人到中年之后对生命、对艺术的理性的执着。

        高炀对自己艺术的自信源自对艺术的理性研究,他对待艺术的态度是严谨的,而不是“游戏”。艺术家在冷静的思考下走着自己当下的艺术道路。在对当代艺术的看法中,高炀有着自己成熟的价值标准:(一)艺术语言的国际性;(二)艺术方向的“反文化性”;(三)对待权威的“反抗性”。

        作为具有海外经历的艺术家,高炀的作品中并没有中国艺术的符号化倾向,面对这一点,高炀是理性而且清醒的,他认为这是一位真正艺术家应该具有的品质,艺术是用生命来制作,艺术在普遍意义上是与任何人在情感上相同的,是国别与民族所无法阻隔的,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所有艺术就是“一”,而这种“一”即“国际化”。语言是有国界的,文化是有国界的,但是,真正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高炀在坚持艺术无国界的目标下发展着自己的“国际化”艺术语言。

        西方自现代主义始,伟大的艺术家都在不断的挑衅既成的艺术与文化的樊篱,这是艺术追求自由精神的体现,是理性主义原则的彰显,在不断的否定中艺术才能前行。高炀在遍观西方现代派大师的艺术经历之后,为自己坚定地确认了“反文化”的价值导向。可以说,这样的决定是冒险的,也是痛苦的,需要不断的改造,不仅否定别人、更在否定自己,但是,无疑这样的道路是正确的,因为创造是艺术的生命。

       “话语权”,对于这样的体会,高炀是有发言权的。面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资本的炒作对文化的干预已经达到了一种遏制地方文化正常发展的地步。高炀孤独地坚持自己的没有民族化风格的艺术,用这样一种心灵艺术创作的沉默状态坚决地“反击话语权”。

         熟悉中国近现代艺术历史的人,不会惊讶于中国当下艺术发展的状态,可以说,中国是一个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既有优势也有劣质的矛盾体,在今天这样一个无限开放的中国,艺术家在这片土地上究竟如何发展,每个人的选择不同,高炀也在坚持自己的道路,但是,很清楚,他对自己的道路是建立在清晰而理性的选择基础之上的。

 毫无疑问,高炀走的是一条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大师之路:追求艺术语言的国际化;具有个人的艺术理论体系;在瞬息万变的国际艺术市场中能够执着追求属于生命的灵魂艺术。从理论中明确个人的艺术方向,以对艺术的严谨态度将确信的方向坚持到底,这就是还在辛勤创作的高炀,一个平和、理智而又富有热情的当代艺术家。

艺术评论

 

                          理智与激情并驾的当代艺术大师

         高炀曾经说“大师”这个称呼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已经不会再有,那是一个对往昔时代艺术英雄的称谓。但是,高炀十几年的艺术生涯却在为我们呈现着一个“大师”应有的面貌。

理性地梳理东西方艺术史从而为自己选择高地

         在中国艺术家中,高炀是一个另类,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架上艺术的偏爱,但是,他的这种偏爱并非一个极端疯人神经质的内在表现,而是艺术家一直在东西方艺术史的长河中经历困惑、思索、醒悟之后的清醒选择。这种选择是理性的、睿智的。

         从古典到现代、从现代到后现代、从塞尚、毕加索到杜尚、从艺术家到哲学家、从艺术到社会、从外在到心里,凡是与艺术、生命相关的现象,高炀都会分析备至,那些分析就像他如刀般锐利的笔触,入木三分,心生震撼。而高炀的艺术、生活行为就是建立在自己所有理性选择之上。其分析之深刻,其行为之坚定令人心生敬畏。

       高炀明确自己所要选择行走的道路之艰辛, 而他就像一批脱了缰的战马,飞驰在艺术应有的自由高地,他演绎大师应有的超脱,就像一个无畏的战士,争战在血淋淋的杀场,满身飞舞的尘沙中,他的战火燃遍世界的每一处角落。

        他厮杀、他砍落的是一切非艺术的虚假与丑陋,这样的战争不仅发生在自己与他者,同时时时刻刻缠绕着自身。高炀在过往艺术大师那里吸收养料,在哲学家那里寻找生活的迷惑。当有一天,他读懂了福柯时,高炀成了一个真正无畏的英雄。

打破话语权

       在高炀最近的作品中,我们依旧难以发现华裔外籍艺术家经常使用民族符号的艺术通病。这里只有材料与艺术家心灵的对话,从后印象、表现主义、混合效应试验、现象学人体表现到今日的绘画装置,高炀一直面对的始终是艺术的本质问题。从住进东村的那一天,高炀就选择了边缘,选择了在打破一切的同时建造自己的重生之旅。

        艺术的本质在高炀那里是对心灵、生命的直觉呈现,这是当初欧洲表现主义艺术奉守的革命誓言:严格尊崇心灵的真实感觉,将这种感觉找到最为适合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这是一种类似教徒救赎般的信仰,信念之深、心意至诚,从高炀一直以来都不曾不让你感动的震撼之作中顽强地证明。

        在国内,高炀选择边缘,在边缘中坚守自己的独立,身居国外,高炀依旧边缘,边缘地更加彻底。在国内时,高炀对抗的是自己,逐渐剥离文化套用在身上的枷锁,而在国外,高炀对抗的是身份,攻击与蔑视的是西方的强权。面对世界艺术大展上西方对中国艺术的殖民性拣选,高炀坚持自我,以没有民族符号的贫穷艺术的本质精神猛烈刺痛西方人犹豫不定的眼神。他在向强权怒吼:

            “  这才是艺术!艺术不分国别、艺术与资本无关、艺术就是如此纯粹、艺术是唯一可以证明自己是艺术的理由!”

 贫穷艺术的选择

       行为艺术是高炀的文化摧毁器,而架上绘画却是高炀心中的伊甸园。高炀选择贫穷、选择贫穷的材料,贫穷的方式,但是因为他的精神,让这种贫穷呈现高贵。

       在海外的艺术教育生活中,高炀深知西方所谓的“创造性”本意,更明晓这种极端无畏创造最后必定导致的“虚无”。出于对“创造”含义的深刻反思,高炀没有选择将创造之手伸向过多的领域,没有选择类似85新潮时用十年演绎百年的荒诞之举,高炀的创造是基于对传统的继承,对自己过往的继承,他曾说“只有继承才会有艺术语言”,因为他已经深刻预示到了西方后现代艺术最终只能将艺术推向似哲学一般的冥想而不会再有物质性的保留。可见,在这样一个资本操纵的时代,高炀并没有被混乱蒙住头脑,他行走的坚定,因为他:思想清醒。

        在清醒中,高炀选择了“贫穷艺术”,出于对边缘身份的酷爱,高炀将贫穷材料视作武器,在一幅幅重新组合的绘画装置中,高炀为城市垃圾装上了会言说的嘴,它们就像一群群从地上爬起的乞丐,深邃的眼神中你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诚与炙热。

       高炀爱上了垃圾、爱上了材料,爱上了这些被人丢弃的狼狈。他就像在捡拾被文明逐一抛弃的老人,细心呵护,让它们崇焕睿智。“贫穷艺术”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反思,反思工业、乃至后工业社会的浪费,对于这种浪费,哲学家、社会学家已经剖析的很清楚,资讯时代,消费社会中,媒体在塑造一种时尚,刺激消费的同时,就是在培养人们浪费的品性,人们在浪费中体会“品味”,在浪费中见证等级身份,与注重精神、注重内在心性的古代相比,当下无疑是堕落的。

       高炀用自己的艺术完成着艺术家而非知识分子的使命,但是,他已经证明这样的艺术家没有办法被知识分子取代。他让“垃圾”说话,让“浪费”反抗,让书本上哲学家的思想化作形象,用直觉而非逻辑直接触动人们的心灵。

        和他的艺术一样,高炀贫穷,贫穷地只剩下自己的艺术和激情,同时他富有,因为他的作品能够成为他生命的延续与见证,这些作品就像高炀自己在言说一样,它们注视着我们,让我们清醒于迷惑的真相、让我们知道无论何时都会存在的人类思维的力量,这是远胜物质的财富。“时事造英雄”,在资本翻天飞舞的时代,高炀就是背着利斧的英雄,用他的无畏为精神开辟道路。

      



分享 |

TAG: 高炀 艺术家 新视觉

我来说两句

-5 -3 -1 - +1 +3 +5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