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觉》宣言:《新视觉》现有合作网媒∶ 7080艺术网、99艺术网、艺术批评网、中国雕塑网、中国当代艺术联盟、中国艺术博客、art ba ba网博客‘环球艺术网、江苏美术家网、艺术国际博客、卓克艺术网、雅昌艺术网博客、世纪在线艺术网博客、雅客艺术网博客、美术同盟网、北京文艺网博客、新浪博客、搜狐博客等,我们会在每一期出版发行后即日将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以经典回顾形式发布在上述网媒里,敬请关注。

专注当下生活的孤独与迷惘 ——访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冯博一

2010-01-05 08:49:37 / 个人分类:访谈

新视觉:70后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与文化背景相对平和,他们成长于相对宽松的文化与社会气氛之中。目前他们在艺术功力与艺术审美经验上达到了最成熟的时期,而且也处于非常有创造力的时期。他们的作品大量使用日常生活和现实元素,反应了时代最本质的变化。那么70后与前辈艺术家相比,他们创作的普遍特征是什么,与前辈艺术特征有何区别和联系?

冯博一:作为一种存在于人类世代关系中的社会现象,代际差别主要是指不同代际的人在价值观念、生存方式和行为取向等方面所出现的差异、隔阂以至于冲突,而且这种差异和冲突,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而加剧。正视这种艺术家群体之间的“代际差别”,以及其中所隐含的各不相同的艺术理念和价值追求,不仅有助于从整体上判别某些创作群体的共性特征,发现其各自面临的不同局限与文化根源,还有助于从文化承传上探析代际间密切交流、共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50、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常强调正面书写重大的社会现实或历史问题,自觉追求宏大叙事;或置身于个人化的语境之中,热衷于表达个人的成长记忆、个人与历史之间的隐秘关系,以及各种极端化的人性变异,试图通过人性的内部纠葛来展示个体生存与历史之间的种种可能性状态。而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虽然也强调个人化特色,但更迷恋于现代都市生活经验的审美传达,习惯于对都市缝隙中个人生存感受的精细临摹,也愿意从当下不断变异的生活出发,传达一种现代都市缝隙里灵魂无归的漂泊状态。有趣的是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不愿更多地涉足历史,似乎更专注于当下生活的表现,而且他们常常回避对现实秩序进行必要的理性思考,更多地依赖于创作主体的感性经验,将人物置于各种相对逼仄的都市空间,进行单纯的、封闭式的表达。孤独、迷惘、无奈乃至于无望,抑或是欲望的自我放纵,常成为他们表达的共同目标。这种满足于“小我”的精神追求,非常突出地体现了70代人对传统的“人生意义”的怀疑,对个体生命所负载的社会伦理价值的排斥,也隐含了创作主体内心深处的某种后现代主义式的消解意愿。

无论是书写历史还是表达现实,从50、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到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他们的精神视野和使命意识,无疑呈现出一种“递减”趋势。与此同时,他们的主体意识,包括对大众经验和现实秩序的规避乃至于质疑姿态,却呈现出一种“递增”倾向。虽然这种代际差别并不意味着艺术水准的高低,但也必须承认,它在本质上已隐含了中国传统艺术“载道”功能的逐步衰退,折射了当代艺术家宏观思考中国历史与社会进程的热度和力度明显减弱。

 

新视觉:由于成长背景的关系,70后艺术家不像50、60年代艺术家经历了红色时期的洗礼,这是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接触到新鲜的文化,关心的不再是政治和国家等宏大话题,而是自己的生存状态,他们能够快速吸收西方文化艺术形式,因而在风格上更加的多元化,比如说video、卡通、摄影等艺术形式在这一代得到的发展。当然现在更年轻的新生代运用这些形式更加寻常,但是反观一下,70后艺术家这些艺术形式的运用和80后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区别是怎么样的呢?

冯博一:如果从叙事的层面看,不同代际的艺术家之间呈现出不同特点。50、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大多都自觉遵循写实化的现实主义语言方式,力图在叙述层面达到直面历史与现实的审美效果,以求完整地表达艺术家内心的“大历史意愿”。这种叙事追求的显著优势就在于,它在承传了现实主义美学传统的同时,能有效地契合创作主体对于“史诗性”创作的审美冲动,以确保在写实的基础上获得必要的思想张力和个性化的审美风范。而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既没有延续这种创作倾向,也没有“隔代遗传”50、60年代艺术家那种扎实稳健的写实化手法,而是更多地依靠自身的生存感受,专营一些贴近自我的、智性化的叙事策略。因此在他们笔下人生与其断面上的生活图景,都以一种混合或过渡的形态呈现出来,连同所遇所想,都处在感性的漩涡之中。他们明确地回避一些理性的建构,津津乐道于各种细节的精妙叙述,尤其是在那些被日常经验遮蔽的生存空间里,他们总是能够让人物的各种感官充分张开,展现出许多充满想象和灵性的细节。而8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的“自我”,不是一个缺少生命力的虚假者,而是现实社会真实自我的再放大或另一个放大。或者说是对“自我”更加精彩、完美,更加偶像化的虚构形象的重塑。如何将自我的人格力量凸现在虚构的维度上,并带到社会现实之中,已成为他们这一代艺术家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本身显示了他们对未来的自信和憧憬。当代社会的特征已变为文化审美与物质享受的悖反与分裂,对唯美的创作也因之在更纯粹的意义上成为人文精神上的自我写照和自恋。所以在一个把生命意义建立在年轻、性感的身体之上的时代,身体的外在显现,于是成为自我完美的一种象征。这与70年代艺术家把握自己命运、寻求自我实现的群体意识,已逐渐分散到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之中而不复存在的“80后”来说,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新视觉:作为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作为艺术家本身的特质,又有着与前代艺术家不寻常的地方。他们的个性、低调、敏感、痛苦、执著都是独特的,他们的艺术语言是讲究寓言与体验而去掉所谓的图式意义,这代人自我成长的文化背景,包括他们很多价值观得有很大的改变,最终影响他们的艺术视觉风格,我们该怎么理解这种风格的运用与背景意义呢?

冯博一:作为多元化艺术格局的一种重要体现,代际差别的存在显然具有特殊的价值。它表明了不同代际的艺术家群,正以各自拥有的审美特质和艺术优势,共同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丰富和繁荣。在50、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创作中,他们借助写实化的现实主义叙事风格,在多方位地展示中国大众生存镜像的过程中,明确传达了艺术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我们不仅看到了个体生命在特定历史境遇中艰难成长的精神历程,发现了人性内部所隐含的各种幽暗的精神镜像以及非理性的存在状态,还深深体会到了他们在追求自我理想时所爆发出的惊人耐力。在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创作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都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之后所引发的种种欲望化生存景观,体察了现代人所遭遇的种种灵魂无所归依的漂泊感,也更深切感受到消费时代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巨大规约。无论是哪一个代际的艺术家,他们都以自身所特有的叙事优势,共构了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新视觉:70后艺术家的营销手段与已成名的大牌艺术家多首先被国外接受不太一样,这一代基本上是扎扎实实参展、画廊代理的路线。如今,这一代已经在市场上崭露头角,那么与前辈相比,过早的拥有市场是否一件益事呢,如何找到70后商业与艺术价值的平衡点?虽然70后艺术家对于各种创作媒介运用广泛且娴熟,但从他们的拍卖纪录、成交作品来看,市场比较认可的艺术形式多为传统架上绘画,艺术家也多为传统美院毕业,请问这是不是70后的另一个特征?如何看待市场对于他们的艺术接受度。

冯博一:在强调“自我”的自由选择中,他们具有叛逆性和顺应性的混合,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浪漫情怀,但这种浪漫却是按照市场的逻辑来运作的。过去我们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对于青春的表现,往往都是在青春中有一种被大历史席卷而去的状态。如抗战所造成的离乱和抗争,新旧社会裂变造成的个人生活的转折,到“反右”、“上山下乡”这样的运动对于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而计划经济下的个人生活空间的狭小和被动也是个人难于进行生活选择的一个背景。二十世纪的中国很难有青年个人自我选择的机会和可能,也很难有个人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个人生活的选择空间。这当然说明中国历史其实已经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摆脱了过去的悲情的命运,虽然还有贫困的年轻人的问题需要关爱和帮助,但中国的年轻人已经有机会和其他人在一个共同的普遍性的平台上展示自己。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和生活的特征,已经有机会在一种普遍个体的命运中展开自身的选择。这种选择和表达本身,已经和计划经济下的人生有了根本的不同。他们面临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市场经济已经变成生活的基本条件的环境之下的命运。个人不得不在这样的生活中寻找感情或者事业的归宿,而他们的生活背景也越来越变得具有全球性。因此,我以为在相对于以往来说这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历史背景和碎片式的状态。而作为年轻一代的他们提供了对未来的另类想象及无限的可能性,或许还是一种新艺术趋向的拐点和预示。

 

冯博一简历:

1960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1991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现任职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家通讯》副编审 独立策展人、美术评论家。

从90年代开始,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评论、编辑、策划工作。曾策划的主要展览有:“生存痕迹——98中国当代艺术内部观摩展”(1998年,北京姚家园 )、“北京浮世绘”展(2002年,北京大山子艺术区“北京东京艺术工程”)、“左手与右手”——中、德当代艺术联展(2003年,北京大山子艺术区“时态空间”)。




分享 |

TAG: 访谈

我来说两句

-5 -3 -1 - +1 +3 +5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