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10-11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统计信息

  • 访问量: 3411
  • 日志数: 38
  • 图片数: 5
  • 书签数: 2
  • 建立时间: 2007-12-21
  • 更新时间: 2013-03-06

RSS订阅

我的最新日志

  • 2012第十届湖南文化艺术收藏品博览会(转)

    2013-3-06

    2012湖南文化展欢迎您!
    艺术创造人生 服务铸就品牌
    2012第十届湖南文化艺术收藏品博览会
    时间:2012年11月22日—11月25日 展会地点:中国•湖南省展览馆
    支持单位: 中部各省市收藏家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收藏网 湖南艺术家书画院 仁创会展集团
    执行承办:长沙仁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支持网站:湖南书画家网,中国书画家网,66礼品网,中国文物网,安徽书画艺术网,华夏书画网,中华陶瓷网,卓克艺术网,中艺网,国家美术网,我爱奇石网,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艺术收集网,中国当代画家网,贡品网,中国礼品采购网,汇拍艺术网,中国家居饰品门户,中国广告礼品网,中国礼品网,中国饰品网,中国大城红木网,喜木网,中国古典家具网,顺德家具网,中华古典家居网,中国家具导购网,焦点家具网,世界珠宝网,爱妻珠宝网,中原礼品网,麒麟古典家居网,九江书画网,国际珠宝网,中国艺购网,艺指禅,370礼品网,中华博礼网,中国礼品城,中港珠宝网,99艺术网,中国艺术品网,中国珠宝网
    【前 言】
    仁创•2012第八届秋季湖南文化艺术收藏品展作为仁创会展公司最骄傲的品牌展会于2012年5月24日至27日圆满结束,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此次展会规模达15000多平米,展位达500多个,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余位艺术家及文化艺术经营机构,共10000多种产品参展。展会期间,前来参观洽谈的市民及专业客商达数万人次之多,据初步统计,展会延续成交总额达2、8亿元,超半展商展品抢购一空。承载历届辉煌,仁创•2012第九届湖南艺术收藏展已经步入口碑营销阶段,继续创造永不停歇的又一个传奇,我们将用爱与责任誓将“仁创”打造金字招牌,我们将持续秉承创新、责任、用心、担当的意识,将展会组织各环节再一次跨入永续创新的征途!
    【展会主题】 艺术创造人生 服务铸就品牌
    【展会宗旨】 绝不浪费展商每一分投入 绝不疏漏行业每一个买家

    【展览会时间】
    布展时间: 2012年11月21日 展览时间: 2012年11月22日—25日
    撤展时间: 2012年11月25日 17:00
    【参展范围及内容】
    ◆ 艺术、收藏品:书画艺术品、纸品票证收藏品、连环画、古籍旧书、历代名家字画、工艺品相框、文房四宝、印章、像章、徽章、纪念章、纪念币、古钱币、碑帖、仿古文物、邮票、邮卡、证券收藏品、古玩、古玉、紫砂艺术、陶瓷、玉器、奇石等。
    ◆ 各国古典家具、红木家具:欧式古典家具、美式古典家具、中式古典家具、仿古家具、红木家具、木雕、竹雕、根雕、漆器、仿古装饰品、民间艺术品。
    ◆ 工艺品、礼品、仿古装饰品:各种古典式地毯、挂毯;古玩艺术品、牙玉木石雕;陶瓷青铜器;窗花、仿古雕件;文物复仿制品;仿古摆设品、古典杂件、根雕、木雕、窗花、仿古雕件;文物复仿制品;仿古摆设品、古典杂件
    【参展要求】
    1. 参展资格:所有申请者的参展作品须经博览会组委会审核通过后获准参展;
    2. 展位安排:组委会按照类别、报名和缴纳展位费时间的先后安排展位;
    3. 展位调整:组委会有权根据整体布局进行调整;展位费用逾期不交,展位不予保留;
    4. 展位转让:未经组委会同意,展商不得将展位部分或全部转租他人,拒绝一切形式的拍卖、赌石、使用扩音器材的商户、象牙及制品、境外珠宝个体商贩、假冒伪劣商品入场,否则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展资格,展位费不予退还,严禁倒卖展位;
    5. 保真措施:展商应确保所有展品及宣传品为原作真品并承担保真责任。布展结束后,组委会将对参展作品的内容进行终审,有权撤消不合要求的展品。
    【参展费用】
    1. 标准展位费用:规格:3m×3m;国内参展商:5000元人民币/个 ,境外参展商1500
    美元/个; 双开口展位为加收10﹪;(含一桌两椅、日光灯等)
    2. 非标准展位费用:规格:3m×2m;国内参展商:3800元人民币/个。

    【展会宣传】
    1. 主流媒体宣传:专业报纸、专业杂志、专业网站、湖南主流报纸等媒介紧密有序
    的广告宣传推广活动。
    2. 通过主办单位庞大的会员网络邀请国内外各书画经营者、收藏家、爱好者参会、确保更多、更广的省内外优质买家。
    3. 直邮参观请柬、画报宣传,进行点对点寄发。
    4. 电话邀请买家,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和传真宣传。
    5. 通过各国驻中国商务代表处、艺术馆、画廊、领事馆、拍卖行、博物馆、重点推广本次展会,以吸引更多采购商、收藏者来会采购。
    6. 与全球重要的行业协会建立信息互通途径,诚邀专业人士前来参观、采购,与国内相关的艺术品、古玩市场通力合作,广泛宣传本次展会。
    7. 通过全球100多家专业杂志与大众媒体达成互动,为大会进行推广宣传、跟综报道,并通过互联网及时发布展会信息,保证展会信息快速有效传递全球,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
    8. 充分发挥行业展会优势,集中联系展会形成独有的采购商、参观商;直接采用电话、致函方式有序的组织各地艺术品专卖店、欧洲古典家具、装饰品、代理商;博物馆、星级宾馆、酒店、高档休闲娱乐场所、房地产开发商等相关企业专业人士到会参观,采购,洽谈。
    【同期活动】
    1. 现场举办大型文化艺术活动
    2. 湖湘文化艺术系列讲座
    3. 万人品茶活动及茶艺表演
    【联系方式】
    仁创集团长沙分公司:长沙市马王堆中路79号东玺门商务中心L5栋16层
    电 话:0731-85714216 85717281 传 真: 0731-85717281
    联系人:陈慧琳 15575963803
  • 牛逼版画

    2012-1-21

    截面之十•强度(版画)
  • 贫困的时代艺术何为?——丁方、岛子、徐唯辛座谈

    2011-7-13

    贫困的时代艺术何为?——丁方、岛子、徐唯辛座谈
    2011年04月13日 12:04:02       来源:艺术国际
    字号:【[url=.:fontZoom(16)][/url] [url=.:fontZoom(14)][/url] [url=.:fontZoom(12)][/url]】
      2011年1月23日下午,丁方、岛子、徐唯辛相聚万圣书园咖啡厅,借徐唯辛坚持多年的《历史中国众生相》创作,敞开了对当代艺术在精神维度上的恳切探讨。三年前,岛子和他的研究生蒲鸿,曾就《众生相》创作与徐唯辛进行过一次访谈,三年来,当不同的观者直面这些文革时期人物的肖像时,历史的苦难记忆对他们——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启示着什么?围绕这一历史话题,直逼临界的问题是:在一个精神贫乏时代,艺术的当代性究竟如何植根,何以生成?精神性艺术和艺术家何为?文章将三年前的访谈与本次的座谈分为上、下两部分呈现,既是个案的追踪,又是问题的延伸。


      上
      岛子、徐唯辛
      岛:是什么原因使你开始创作这一系列作品的?是2006年纪念文革40周年的契机吗?
      徐:文革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以艺术表现对文革进行思考,在我已有8年多了。我从小就对社会与个人命运的关系感兴趣,中学时常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讨论社会时局。后来阅读越来越广泛,这个基础上再学绘画,就比一般学画的人想得多一些。文革期间我当过红小兵,给班主任贴过侮辱性的漫画,围观过两派的武斗,见过非正常死亡。后来长大了,文革的种种细节一直历历在目,这些记忆很沉重。我常想,为什么我们这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民族在现代还如此荒谬和疯狂?为什么我们不对沉重的十年历史进行思考,作为今后发展的借鉴?为何大家总是对文革问题欲言又止?我觉着对文革的思考是我们民族走向现代进程中不能回避的。这些想法总是挥之不去,最终很自然地把它作为我艺术表现的对象。
      2000年我开始画关于文革题材的作品,这次出版的画册里也刊载了一些,不过都很幼稚。首先是思想水平没到一个高度,更重要的是没有找到一个有新意的与内容匹配的形式,后者是关键的关键。难以想象用我画《馕房》和《工棚》的样式来表现文革题材。文革发生已经四十年了,这个时候去反思也许不早也不迟,太早,思想没有穿透力;太迟,容易丢失历史细节。亲历者的反思很珍贵,它的价值是几十年后的人再反思所不能替代的。
      岛:这一组作品与此前你绘制的那一组农民工肖像有没有内在联系?
      徐:肖像、尺度、组画和对社会问题的关心,这几个关键词是一样的。我在2005年画工人超大肖像的时候,恍然悟到文革题材可以用系列肖像的方式来表达,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记得在博客上发表了工人肖像组画后,一个自称是某艺术机构顾问的留言说:从此你有了新的可能性(大意)。旁观者清,给他说着了!
      岛:据说这一系列作品维持了两年的创作时间,按60余幅的制作规模来看,几乎是每两周需要完成一幅作品。而且画幅体量这样大,劳动量相应也是繁重的,请谈一谈这一段时间你的创作过程?
      徐:我每天早上五点开始工作,是小时候画风景养成的习惯。我从来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调色板几乎从来不干。另外,我也摸出了一套画大型肖像的技法。
      岛:这一组《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最开始绘制的是哪些人物?同样,这么多人物的选择是否有一个标准和比例,比如知识分子、平民百姓占据百分之几,而政治家、政客又占怎样的比例?
      徐:领袖和公众人物最先开始,因为他们的资料好找。后来才开始在网络上公开征集普通人的肖像和小传。政治领袖、知名学者、文革风云人物和普通人的比例大概各占25%左右,尽可能全面概括文革吧。普通人是这个作品的重要部分,我认为,文革之所以能够疯狂长达十年,普通人也是有重大责任的,他们血液中流淌着的奴性是关键。简单把责任推给谁肯定都是不对的。德国人对二战的反思与忏悔就是全民性的。您讲的那个故事很说明问题:德国的普通百姓在战争就要结束时还在折磨犹太人,能够全归罪在希特勒身上?
      岛:当你面对选择、处理如此众多复杂的人物时,是用什么样的原则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待某些特殊人物时,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不同之处,如毛泽东的肖像,当所有人物都运用单色绘制时,你为何加入了一点淡淡的棕色?
      徐:淡棕色是偶然形成的,是因为颜料的关系。创作时间长达两年,开始时不很清楚象牙黑与马斯黑和碳黑之间的微妙区别。不过从一开始,在尺寸与色彩方面的总体构想就很清楚,就是简单的黑白超大肖像,所有的人都一样。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要在展览时才能自然形成张力,因为大背景是文革。
      岛:你的作品让人想起巴金提议的文革博物馆,当人们在死难者的肖像画前献花时,我们能够体会到人们对于历史的缅怀、忏悔。有批评家认为,这一组作品的社会学意义超越了它的美学价值。你如何看待这种评价?这么多年来,包括《酸雨》、《工棚》,你一直都是写实手法的角度切入社会问题,请谈谈你对这种现实主义的坚守。
      徐:这次展览过程中,有许多人被感动,震撼二字是大部分人的第一感受,以目前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境遇来说,这很不容易。我认为,不管什么题材,艺术作品如果没有与题材相适应、有一定新意的形式,是绝对不能打动观众的。而艺术作品首先要动人,才能让人思考。《历史中国众生相》这个作品的主题、展示方式、整体面貌、在网络获取素材的方法、文本与肖像的并列和群像的尺寸、与观众和画中人物的互动等诸多因素,在中国艺术界都是第一次,这些因素都是这个作品的美学价值,也越出了一些人的认识范围。这个作品要整体地看,不能以传统的方法来判断,因为它也许是一件观念作品,也许是一个装置,某个肖像仅是这个作品的局部,把肖像单独拎出来评价线条笔触造型是不合适的。技术在这里并不是最重要的,看看作品《天书》、想想杜尚就明白了,用旧的思维模式不可能评价新东西,这就是艺术与批评的关系——先有作品(现象),然后才有对作品的定义和批评。艺术家凭直觉做,有些东西也许暂时定义不了,那就慢慢来。这里我抄录了一个网友关于这个作品的留言:“作品呈现出的整体的“安静”足以使人们被“形式”所包围而又忘记“形式”的存在。”我喜欢这个朴素的评价。
      从写实主义角度切入社会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恰好我所掌握的技术是写实的,而且掌握的不错。但这不是关键问题,关键在于怎么用自己的技术表达观念与思想。另外,在中国这个后农业社会的阶段,写实主义有其特殊的意义,因为清晰明确和容易把握的图像会更加有效地传达作品精神。所以,几个原因加起来,坚守写实是很自然的事。
      岛:在这一组肖像画系列中,有很多观念的成分掺杂在纯粹的绘画本体里面,这包括对于摄影、网络媒介的运用,连整个展场的概念也突破了传统的展览模式——它的纪念、凭吊性质更大于展示性质,同样画作本身也不如以前那样强调它的形式语言、结构、布局,这是否意味着你也将有意识地引入前卫艺术的成分,重新对待前卫艺术的价值问题?
      徐:我一直积极评价前卫艺术的价值,虽然我曾因为常在全国美展获奖而被认为是保守的代表。我认为前卫艺术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作品有问题意识,充满活力,从形式上来说也是与时俱进的,适合现代社会的观看特点。艺术要是想进步,就要有剧烈的“化学反应”过程,才能产生新东西。我觉得,只要有利于表达,什么样式和方法都可以采用,这样做会产生新东西。其实您的这个问题也回答了“社会学意义超越了它的美学价值”的问题。
      岛:事实上,前卫艺术在1960年代从观念、身体等介入社会运动,从对社会的关注来讲,它也可以被纳入广义的现实主义中。这正如将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看成是无边现实主义的一部分。前卫艺术的立场——它的反商业、人文关怀与传统现实主义的精神有同源处,但它的表达方式更为自由和广泛。这几年来,在你的艺术修为中,是否将传统现实主义和前卫艺术的思考走得更远?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会更积极地加入前卫艺术的思考吗?
      徐:有句话叫“无边的现实主义”,也许我还没有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含义,但望文生义,现实主义是极为宽泛的。中国过去的现实主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而是“拍马屁”主义,毫无批判精神。我理解的现实主义主要是文化精神上的批判性,和前卫艺术的精神是一致的,但是前卫艺术的形式更活泼,不仅在立场上挑战主流,形式上也具有创新精神。所以我在创作实践中积极吸取各种对主题表达有帮助的元素。我非常关注体制外的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甚至积极将现当代艺术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引进我所在的学院体系,比如正在策划在我们学院成立中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引进体制外在野的理论家和艺术家,这在中国恐怕也是第一个。作为大学,应该积极引领社会并且输出思想,而不是相反。
      岛:在对待历史记忆——如文化大革命问题上,时下仍旧流行的是政治波普与玩世、艳俗的态度,这种前卫把历史记忆消解为一种符号、一种嬉笑的态度,它正如同于把历史死难者的人数转化为一次统计数据,它导致了一种虚无的历史意识和对生命本身、个人价值的漠视,请谈谈你对这种艺术态度的看法?
      徐:作为消解先前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的伪庄严宏大,政治波普与玩世、艳俗的态度在早期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消解不是常态,建设才是根本。建设新的价值体系,需要朴素庄严的文艺作品。目前看,在商业的作用下,政治波普与玩世、艳俗已经过于泛滥了,已经不具备前卫精神了。另外,前卫对艺术家本人的修养要求很高,目前滋养年轻一代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很功利浅薄,严肃深刻的文化现象太少,年轻艺术家缺乏朴素和有深刻内容的文艺作品的熏染,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艺术对社会有责任是天职,像中国目前这样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更是如此。西方启蒙运动与艺术的密切关系值得我们追念。公民意识的觉醒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大问题,因为启蒙的车轮并没有在中国真正地转动过,这也许是我创作这个作品的本意。
      岛:你的绘画整体风格体现出来的是肃静、沉重而质朴,它有一种非常严肃的人文情怀在里边,这完全有别于当下的艺术风潮。西方现代思想史上把那些掌握一门技能,又对全社会公共话语产生广泛关注的群体称为“知识分子”,你也注重提倡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因此,在你的绘画里边有很深厚的知识分子性。就你个人而言,如何通过一名艺术家的身份来履行这种社会责任感?是改造社会,还是再现社会?这种社会责任的实现是可能的吗?
      徐:我喜欢阅读,喜欢阅读的人中也出余秋雨这样的人,也出姚文元这样的人,不过,阅读是成为一个重量级艺术家起码的修炼。另外,对各种严肃文艺作品的欣赏也是很重要的。想起一件事,1980年期间,中国在文化界掀起一次小型的启蒙运动。当时有星星画展,还有伤痕文学,读书和谈论国家大事蔚然成风,我在西安美术学院上学,周末常去西北大学参加各种形式的小型聚会,组织参加者都是一些从延安考上来的知青,他们大部分是北京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有很好的人文底蕴。聚会内容都是朗诵诗歌,发表人生感言,讨论哲学与艺术。聚会结束时,大家高唱的是贝多芬的欢乐颂,气氛庄严动人。那时,大家都从苦难中走出来,却怀抱忧国忧民的理想,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影响。现在呢?这样的氛围已经罕见了。
      我坚信,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个知识分子,要有社会责任感,艺术作品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是可以有作为的。这次的《历史众生相1966——1976》展,观众如云,其中有许多学者和年轻人,在他们的思想上产生影响是肯定的。这个展览已经成为一个话题,一个事件,对于推动人们的思考无疑是有作用的。
      岛: 方振宁在谈到你的这组绘画时,联系到类型学的记录问题。你的绘画让人马上联想起奥古斯特·桑德拍摄于德国20年代的《时代的面孔》。同样是表现在一个极权政体下的民众面貌,桑德展现出不同于官方话语的时代精神:有忧郁的女郎、傲慢的军官、空虚的中产阶级、憨厚的农夫。当你在创作的这一组肖像时,是如何体验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如果你要创作一系列比如新新人类、80后的肖像作品,那会有不同之处吗?
      徐:我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有关的回忆是没有色彩的。我有意选择照相馆式的肖像感觉,将肖像画成黑白的,力图表现那个时代的特征。奥古斯特·桑德是纪录,而我是再审视。如果表现新人类,我认为一定要用其他方法。
      岛:上面一个问题涉及到对历史真实的反映。摄影在一开始是模仿绘画的构图与形式,此后则与其分道扬镳,20世纪后期前卫艺术家仿照摄影绘画,实则是走向了观念革命。或许对您来说,把这种观念革命投射到绘画语言形式上并不合适。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你运用以前的摄影图片进行创作能否记录那段特殊历史的真实?
      徐:对于真实有多种解释,一种是表面与内在精神的双重真实,一种是对历史精神真实的把握。我看过有些艺术家表达那个时代,同样的素材,经过他们的手,残酷和黑暗却变成了浪漫和灿烂。我在创作中修改了一些东西,与原来的素材也许有一定出入,但是,关键在于艺术家本人对历史的认识。
      岛:桑德之所以能够进行20世纪最为浩大的类型学记录,是因为他本人顶着法西斯政权的压力拍摄下每一个普通民众的面孔。他是一个在场的见证者,但本次绘画所运用的照片原件,多数是当时的肖像照、结婚照、家庭照,被摄人物所面临的每一架摄影机都带有那个时代的影像拍摄套路,有的甚至是当时政治宣传的忠实工具,也即在镜头前人们必须保持一种特定的正确姿态,这种照片本身是否已经对再现真实构成了一层遮蔽。因此,这样的时代精神和历史的面相如何在你的创作中展现?记录和真实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可能?在以后创作中,你会如何考虑对于肖像照片的选择?
      徐:局部遮蔽是肯定的,但是人们能够解读作品背后的东西(当然这需要理解力)。我看过桑德的一些作品。据说后来也被纳粹政府禁止了,原因是他的摄影作品流露的某些东西不符合当局的精神。记实摄影很有意思,它和艺术创作不太一样,我看李振盛先生的文革摄影作品也有这个感觉。他是记录大师,他的思想尤其立场是后来才产生的,人们对作品的解读也是后来才有的。但这种适时的记录很重要。
      我这个作品的素材是经过精心选择排列的,由此想要产生的东西很鲜明。作品里的许多主人公到现在也没有对文革有个起码的认识,更没忏悔的意思,但这丝毫不影响整个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艺术家的思想与观念很重要,你要表达什么,总有办法流露,有含蓄隐晦的,有直截了当的。
      岛:从这次创作的规模来看,无疑它将是21世纪以来表现文革历史最有雄心、也最具人文深度的作品。但它面临的困难也无疑是巨大的,这包括观念的进一步更新、真实问题的进一步深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强。请谈谈在接下来的创作中,你会如何来深化这一主题的表现?
      徐:具体有几个措施:肖像的数量会更多,规模会更大,我认为某些当代艺术作品要有巨大的规模,才能够动人心魄。另外,接下来入选的人物要更有代表性。在具体制作上,可能要更加图片化。还要将画中人物及其家属的采访进行DV录制,最好在整理编辑后与群像一起展播。作品的展览效果很重要,场地空间的选择等等对作品的效果都有影响。
    贫困的时代艺术何为?——丁方、岛子、徐唯辛座谈
    2011年04月13日 12:04:02       来源:艺术国际
    字号:【[url=.:fontZoom(16)][/url] [url=.:fontZoom(14)][/url] [url=.:fontZoom(12)][/url]】




    《历史众生相1966--1976》 林风眠 布上油彩  250cm×200cm

  • 艺术界的“造星”运动

    2011-7-13

    中国新锐绘画奖渐成造星之势,画廊、拍卖市场联手推高新人身价
    谁在“选秀”中国年轻艺术家
    [float=left] 一场年轻人的展览,却吸引了包括画廊经营者、艺术经纪人、拍卖公司等的关注和推动,原因何在?因为,这是一场艺术界专为年轻艺术家打造的“选秀”运动。
     近日,“旋转木马——2011中国新锐绘画奖”在时代美术馆开展并出炉了新一轮获奖者名单。这个能鲜明打出“选秀”口号的绘画奖至今已举办三届,作为中国艺术界生力军的高瑀、欧阳春、韦嘉、熊宇等都是从这个舞台走出来的。艺术选秀旨在提供一些未来的新艺术资源,画廊和经纪人可以从中发现苗子,之后通过签约合作并加以引导,最终到拍卖场上接受市场价值定位,一环接着一环,国内近几年的艺术市场成长,逐渐形成了一套造星体系,中国新锐绘画奖仅仅只是中国当代艺术圈的一个缩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艺术经纪人伍劲表示,过去几年,年轻艺术家的成名都是这么走过来的。C03-C04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健亚
     当下大势 画廊、拍卖市场“共推”新人
     五彩的气球、年轻的面孔以及一幅幅新锐画作,是3月26日开幕的“旋转木马——2011中国新锐绘画奖”的主角。参展艺术家全都不到30岁,这是评选标准之一。主题“旋转木马”意味“江山代有人才出”,前两届选的是70后,如今已转到80后。而展览地点选在了北京中环世贸顶层的时代美术馆,则预示着艺术与资本的联姻。
     中国新锐绘画奖最初由艺术经纪人伍劲发起,他将艺术的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综合起来考量,推出这样一个艺术选秀的平台。为此,第三届中国新锐绘画奖的评委组成也凸显出学术和商业的双重考量。策展人黄笃,艺术家王光乐、陈可,北京匡时副总经理尤永;永乐佳士得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专家王丛卉;偏锋新艺术空间负责人王新友;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高级助理李峰共同担任此次奖项的评委。最终经过票选后,评委在56位年轻艺术家中选出了金银铜奖。
     “艺术家要获得成功,除了有黄笃这种策展人的学术认可,还要有王新友这类画廊经营者的引导,尤永、王丛卉等拍卖公司的上拍。”伍劲饭桌上一席调侃便将艺术界眼下正在发生的艺术“造星”生态链勾勒出来。
     除了参展艺术家外,画廊经营者、艺术经纪人也是新锐奖主角。他们是对凭借艺术市场特有的嗅觉来到了这里。王新友已经在酝酿签约其中的艺术家了,而尤永则透露,会在匡时拍卖中推出此次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永乐更是直接在2011春拍中设立一新锐艺术家的专场,“这一专场的名字就叫‘美丽新世界——中国新锐艺术家专场’,将上拍历年来新锐绘画奖的经典之作,去年永乐就在做70后、80后小蓝筹艺术家群体。”对于刚刚出炉的这些新锐绘画奖获奖者的作品拍卖价定在1.5万-5万元,王丛卉指出,“对藏家来说,门槛非常低。”
     王丛卉称,尽管从国际当代艺术市场来看,艺术家一级(画廊)、二级(拍卖)市场同时进场是不符合规矩的,但从国内目前情况来看这又是必然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与画廊一起来推动这个价值体系,为此拍场上这些刚进场的新锐艺术家的价位与画廊这类一级市场是一样的。”
     探究成因 大牌外流机会“转给”新人
     上面那一幕七年前就发生过,年轻艺术家“造星”运动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体制下的一个必然产物。伍劲在首届新锐绘画奖上将夏俊娜推出。1995年,伍劲回母校参观时看到并买下了夏俊娜的画,一年后,这次投资令他赚了三倍。又过了一年,作品有的已涨了五倍。十年后,夏俊娜的一幅作品市场价格达到50万,较当初整整翻了100倍。
     这样的神话也会发生在其他年轻艺术家身上。那时伍劲就坚信70后也会出来一批人。为此,伍劲从最开始就让新锐绘画奖具有选秀功能:“这个奖是颁给入门级的,但可能成为未来主流艺术家的苗子。”
     挖掘新艺术种子也暗合了彼时中国艺术圈的一股暗潮。资本从2004年大举进军中国艺术界。那时,张晓刚、曾梵志等艺术家的作品被拍出天价,就像流星焰火般蹿升的价格频频牵扯着人们的眼球和心跳。中国当代艺术F4也由此诞生。不过,对于这群85美术新潮时期的成熟艺术明星早被国外藏家、国外资本所垄断,国内资本怎么开拓自己的疆域?
     许多新进场的画廊经营者和艺术经纪人将目光共同投向新艺术种子上,纷纷掘新矿,而那时出现在中国新锐绘画奖上的年轻艺术家就是一座丰富的矿,伍劲认为将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拿到一个大舞台上进行比拼筛选,有眼光的人还是能分得清谁好谁坏,谁有潜质、谁有卖相。
     星空间的房方就在新锐绘画奖中挖掘到了欧阳春和高瑀等人。其中,高瑀当年还获得了铜奖。房方记得当时看到作品光盘就觉得眼前一亮,很兴奋,“欧阳春类似涂鸦的绘画在当时非常少,而且也找不到其模仿成功艺术家的痕迹。”
     此后,房方的星空间与欧阳春签了3年的合约。
     游戏规则 资本市场不断“抬升”新人
     “当代艺术体制下,艺术家往往在画廊上有了一定知名度后,就能进入拍卖环节,市场会用资本这一选票来投出艺术家,”伍劲说。不过他也强调,与娱乐造星不同,艺术界造星不可能依靠网络投票,再者娱乐明星要有票房,但艺术不需要,两个大收藏家就可以决定艺术家的命运。萨奇的购买可以决定达明·赫斯特能否成为明星,“艺术相对来说是一个更精英的游戏。最终买单的还是少数人。”
     伍劲策划首届新锐绘画奖时,就考虑要跟当代艺术的体制衔接得很紧。在做展览时,他知道画廊和部分收藏体系都会关心这事,“通过一个展览平台,吸引了一群人来持续关注、推动,形成一种合力,这就是艺术界造星的过程。”
     为了争取到这部分精英人士,除了画廊渠道外,拍卖则是一个更直接、更显现效果,房方表示,“中国的藏家了解艺术家并不是通过展览或媒体,而是通过拍卖会。如果艺术家作品不上拍,就很难接触到市场那只无形的手。”为此,画廊便会通过各种关系,将艺术家的作品推上拍卖市场。
     早在2004年展览时,新锐绘画奖就引来了香港佳士得张丁元的关注。当时,张丁元从中挑了几位艺术家的作品去拍卖,其中就包括高瑀。没想到来年春天高瑀的组画《长在红旗下》拍出了21万,“21万是什么概念,当时同样也可以买到刘小东作品,”伍劲称,市场证明高瑀是个有明星潜质的新人。而在两年后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当中,高瑀的《猜不懂,你也看不透》以近30万港元的价格成交,创造了亚洲同龄艺术家的最高成交纪录。
     伍劲指出作为年轻一代之所以能在拍卖场上赢得藏家的资本投票,是因为刘小东等成功艺术明星的经历给了画廊从业者、藏家信心。2003年,北京一画廊从美国画廊花了16000美元买了刘小东的《烧野火》,中间又卖出过两次,到2010年春已涨到900多万,加上佣金超过1000万。“这事之前就发生过,以后也可能发生。”2008年春,高瑀的作品突破百万。而在2004年购买《长在红旗下》的藏家在2009年又把这幅画拿出来时卖了60万,“这证明藏家的判断是对的。从高瑀过去五年的成长看,他没让早期高价购买的人失望”。
     而通过市场洗礼,高瑀、欧阳春的身价已不是出道时的价位。尽管目前两人还与星空间签订合约,但房方表示已不便透露两人身价,“市场在变,画廊的应对也会变。”
    成功造一“星”,身价翻十番 
    一位新人的才华若被认可,就有机会被签约,但不是所有签约的艺术家都会成功。从新锐绘画奖中走出的欧阳春和高瑀算是其中成功的案例,他们的才华,再加上有步骤的包装举措,身价在短短几年间都有十倍的增长。
     举措1·打响名气 屡办个展
     作为如今“70后”一辈画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欧阳春也是从新锐绘画奖中走出来的成功案例。欧阳春的经历颇为丰富,毕业于西安美院的他,在为人熟知之前曾经做过生意,倒腾过古玩,几乎什么事都干过。尽管欧阳春在新锐绘画奖中没有获得名次,但却因参与这个带有“选秀”性质的活动,被星空间的房方选中。
     2003年,伍劲在筹办第一届中国新锐绘画奖时,房方在伍劲办公室的电脑上看到欧阳春的作品光盘,就觉得眼前一亮,很兴奋,房方说:“欧阳春类似涂鸦的绘画在当时是非常少的,而且也找不到其模仿成功艺术家的痕迹。他是野蛮生长起来的,很野生,但艺术素养却不野生。”
     因为欧阳春具有个性的创作,房方决定和他签约,并亲自跑到了欧阳春的工作室,此后欧阳春和房方的星空间签下了三年的合约,走上了他的职业艺术生涯。房方与欧阳春的合约是买断式的,最初两人的合约签的是每年房方出8万买断欧阳春这一年的创作,当时欧阳春一幅三米的绘画作品价位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画廊买断价)。此后房方开始给欧阳春量身定做各种个展。事实上,2004年房方与欧阳春还未签约前,就在炎黄艺术馆地下室内举办了首个个展,但展览举办后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多大的反响。这个展览令房方有了严重的挫折感,到展览结束,都没有人问过这些作品的价格。
     然而欧阳春独特的创作方式是其进入职业艺术生涯的一张王牌,欧阳春的创作中爆发出原始的生命力与灵气以及对色彩的良好感觉,这些特点令代理欧阳春的画廊坚信在他身上的前期投入一定会有回报。在这期间,欧阳春又展开了个展的旅程:2005年,欧阳春在星空间举行了新个展“捕鲸船”,2006年又有“璀璨——欧阳春个人作品展”。如今,欧阳春的个展已经登陆奥地利国家美术馆。
     不断的展览让一些藏家发现了欧阳春作品的独特性,在举办展览的同时,一位行家以每幅3万-5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欧阳春的早期作品,随着其名气的增大,其作品越来越多地被市场认可,画作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如今,欧阳春的一幅作品大致在40万-50万元之间,是刚签约时其作品价格的10多倍。
     举措2·扩大影响 制造新闻事件
     除了办展览,艺术家被包装的过程也必须有轰动性的事件发生,以此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2007年至2008年,房方与欧阳春合作的“无穷柱”便是一个颇有新闻效应的轰动事件。
     2008年,在星空间亮相了欧阳春的雕塑装置《无穷柱》,在这个作品中欧阳春选取了近100件物品,包括LV的崭新箱子、电饭锅、人头骨等,然后把这些东西像是穿糖葫芦似的用一根20米长的柱子给穿起来,而这根柱子直接穿破了展览场地的天花板。这件名为“无穷柱”的作品最有轰动效应的是,房方和欧阳春将星空间的房子砸出了一个大窟窿,同时,欧阳春还对LV的崭新箱子等物件用各种钻孔工具施展暴力,营造出一种深具破坏性的形式感。这件极具噱头和话题性的作品,不仅在视觉上有较大的冲击力,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并由此产生了更多的关注。
     房方透露创作这件作品的素材,包括LV箱子、腊猪头、电饭锅等全都是画廊方面埋单的。不过,这一作品在引起极大关注的同时,却至今没有人愿意买走。对此,房方很坦然,他指出在星空间参加西班牙马德里的ARCO艺术博览会时,许多艺术业内人士都会对他提起欧阳春的这一“无穷柱”项目,“虽然没有什么市场效果,却对塑造艺术家品牌和画廊品牌很有用,得到了业内的长久认同,因为一个画廊能为艺术舍得将房顶砸个窟窿”。
     而在欧阳春看来,“无穷柱”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作品,当初创作的时候就知道卖掉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其体量和形式都不具有卖相,不过他也很感谢画廊愿意去尝试。
     举措3·拓宽领域 与品牌合作
     除个展和大手笔制作外,画廊及艺术经纪人还会“将艺术家明星时尚化”,让艺术家的作品与品牌或时尚的合作就是一途径。房方指出星空间在代理艺术家之初,有点眉毛胡子一把抓。时间久了,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推广手段都适用于每一个艺术家。其中,年轻艺术家高瑀就适合展现其比一般明星还光鲜的生活。
     作为首届中国新锐绘画奖铜奖获得者的高瑀,是80后艺术家,也是于2004年与星空间签订了买断式的合同。房方称,2004年前后,艺术界流行的是学院风格,“这时,一个画卡通的哥们出现了,很清新,很兴奋”。一位洋酒品牌的高层曾经购买过高瑀的作品,机缘巧合下,该洋酒品牌看中了高瑀的创作,提出合作的可能性。
     房方称高瑀和品牌的合作都是有选择的,双方的气质相投是关键,“该洋酒品牌第一个全球合作对象就是安迪·沃霍,与中国艺术家的首次合作则是高瑀”。由此,高瑀开始了与品牌合作之路,设计了该洋酒中国限量装“72变”,在红色云雾的围绕下,国宝大熊猫粉墨登场玩起Cosplay,化身三头六臂、口吐莲花的孙大圣。“那一款洋酒共投入了30多万瓶,广大的受众无疑为高瑀赢得了在大众领域内极大的宣传,高瑀个人品牌也由此得以传播”,房方称。

    造星路
     艺术家创作作品
     参加各种比赛
     被画廊发掘签约
     画廊推广宣传
     通过展览等亮相
     被拍卖藏家认可
     艺术家身价提升

                                文:李健亚,详见新京报4月12日C03-04版
    [/float]
  • 最近在北京看的三个展览

    2011-7-13

    第一个是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 十五世纪 — 二十世纪
    一共有82件油画作品。(真正的精品根本没拿出来)展览将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三个部分。展品中包括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大师波提切利、文艺复兴盛期威尼斯画派大师丁托列托和提香的画作,以及众多十六至二十世纪中叶意大利画家的重要作品,同时还有部分十七世纪荷兰风景画家以及十八、十九世纪法国和德国艺术家的肖像与风景画作品。十几个保安巡逻,不许拍照,这几张是我冒着生命危险偷拍的(提香和丁托列托的画前面有个胖胖的保安一直盯着所以没法拍到)













    第二个是大椿版主的画展,在今日美术馆
    刘溢油画展展出了刘溢二十年来创作的四十余幅精美油画作品,这也是他20年的北美艺术活动后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个展。



















    第三个画展是中国油画院美术馆承办的《瞬间与永恒--朝戈艺术三十年》朝戈绘画艺术展
    共展出朝戈素描油画 82件,集合了朝戈多年来在艺术领域探索与追求的成果,瞬间与永恒既是朝戈对于艺术孜孜追求的创作灵感,也是朝戈对于生活提炼后的艺术结晶。












  • 九塔--油画创作

    2011-7-01

    油画创作

    塔之8

    局部

    塔之4

    局部

    塔之3

    塔之5

    局部


    塔之7


    局部


    塔之6

    塔之9

    塔之1

    塔之2

    376474_1307489419gcGD.jpg

    376474_1307489437O3b6.jpg

    376474_1307489446nFyg.jpg

    376474_1307489457AVFF.jpg

    376474_13074894533z6X.jpg
  • 大地同辉——程治国作品

    2011-7-01

    《钟声》140×80cm 2006年

    《晴雪》180×155cm 2008年

    《冬春的日子》180×155cm 2009年

    《谷声》180×110cm 2010年

    程治国

    1978年出生于山西运城。2002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创作研究工作室。现为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艺术分院讲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硕士、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温州美协油画艺委会副主任。

     

    主要参展和获奖

    2011第二届 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 获三等奖  (中国油画院美术馆

    2010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大展 (中国美术馆

    2010中国青年写实艺术油画大展获优秀奖北京时代美术馆

    2009 挖掘发现——中国油画新人展”(中国油画院美术馆

    2009浙江省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浙江美术馆

    2008 获温州市政府第七届文艺创作奖希望之星荣誉称号

    2008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建校30周年师生作品展

    2008浙江省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获美术三等奖

    2007融合与创造——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首都博物馆

    2007浙江省第四届青年美术作品展银奖宁波美术馆

    2007中韩油画邀请展”(宁波美术馆

    2006精神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2006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创作室毕业展”(炎黄艺术馆

    20062006浙江高校教师油画提名展

    2006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贵阳美术馆)

    2006形形色色——2006年浙江青年油画家提名展 获学术奖浙江省展览馆

    2005视觉惊艳——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2005第七届全国水彩画粉画作品展郑州美术馆

    2005月映浙潮——浙江省油画艺术大展 获银奖宁波美术馆

    2004浙江省第十一届综合美术作品展杭州浙江省展览馆

    2003浙江省第三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西湖美术馆

    2001第三届山西省油画展

     

    个展

    程治国个人油画展  (北京新空间画廊)

     

    作品被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馆时代美术馆北京典藏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收藏

  • 后尤伦斯时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2011-7-01

    后尤伦斯时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宋继瑞

     

    年初,尤伦斯整批抛售中国当代艺术藏品的消息传出后,国内便出现了态度截然不同的两种论调。一种是乐观派,他们认为现在中国不缺钱缺货,只要是好货,就不愁没人买。尤伦斯抛出的这批藏品,基本上都是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标志性作品。因此,不管是藏家还是资本,肯定会疯追这批藏品,高价高成交率在所难免。另一个则是悲观派,他们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指标性藏家尤伦斯都抛售中国当代艺术了,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失宠于海外重要藏家。长期以海外藏家为风向标的中国当代艺术,势必会顺势下滑,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冬天来了。

     香港苏富比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拍卖现场

    现实给了悲观派一记响亮的耳光。201143日晚,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在香港苏富比隆重上演,最终以99%的成交率、3.59亿人民币的成交额结束。整个过程高潮迭起,全场仅有1件作品流拍,共计有11件作品以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其中,张晓刚的《生生息息之爱》以7906万港币刷新了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世界纪录,也由此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第一件过1000万美金的作品。单从尤伦斯专场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仿佛一下子进入了夏天。然而这个定论也似乎下得过早,市场很挑剔,有历史的作品才会有价格。  

    尤伦斯专场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除了尤伦斯收藏的品牌效应,更重要的还是作品的历史价值。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先前已经经历了名家名作行情,现在进入历史行情。在名家行情阶段,买家买的是艺术家,知名艺术家的作品都好卖。在名作行情阶段,买家买的是艺术品,名家佳作才有市场。在历史行情阶段,买家买的则是历史。在这个阶段,只有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史上有着一席之地的重要作品,才会遭到买家的追捧,以至很容易就创出高价。以张晓刚为例,去年张晓刚的《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不管在张晓刚的个人艺术史上,还是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都是有名有姓的作品,代表了一段历史。最终,这件作品以5218万元的价格被印尼藏家余德耀收入囊中。今年,张晓刚早期的代表作品《生生息息之爱》更是创造性的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最高价。有历史才会有价格的例子,并不鲜见。尤伦斯送拍的这批藏品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志性作品,被买家疯追也在情理之中。正如长征空间卢杰所言,在苏富比看尤伦斯专场,看的不是市场和价格数字,看的是我们和历史的关系。

     

    张晓刚 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
     

    尤伦斯夫妇藏品 张晓刚 生生息息之爱

    现在,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购买力不是问题。中国有了越来越多的资金,但是投资渠道却越来越窄,且不稳定。投资楼市,被调控;投资股市,不稳定。在行政干预价格越来越频繁的当下,每当资本进入事关国际民生的行业时,行政这只有形的手便大手一挥,切断资本的生财之道。于是,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到和国际民生关联不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当代艺术也是其中之一。当代艺术市场能吸纳足够的资金,即便市场价格被炒的比天高比海大,也几乎不会影响到国计民生。大量资金的流入,使中国艺术市场在2010年进入资本为王的亿元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买家关注的不是以多少钱买入,而是能以多少钱卖出。只要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买入的价格多高都无所谓。这也是中国古代书画、近代书画拍价能够破亿的原因,因为这些获得普遍认可的传世佳作,承载了中国绘画的一段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的历史附加值也会随之增长,卖出的价格也会更高。以此类推到中国当代艺术,满打满算,中国当代艺术也就三十余年的历史,“85美术新潮时期的作品已经是颇具历史的作品,并且这个阶段也已经进入正史,获得广泛认可。尤伦斯送拍的这些作品,很多也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最终以意料之外的价格成交,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由此断定今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将再现上一波行情的辉煌,也不足信。

     

    尤伦斯夫妇藏品 曾梵志 面具系列 No.4

     

    尤伦斯夫妇藏品 王广义 毛泽东

    尤伦斯专场是个特例,也是个榜样。中国当代艺术的买家已经经历过一次经济危机的洗礼,他们对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也更为谨慎。这个专场的成功,不仅不会刺激他们盲目追高中国当代艺术品,而会让他们变得更谨慎,他们选择艺术品的眼光也将更加挑剔。如果,你的拍场没有历史,想忽悠买家进场,已经不是易事。毕竟,没有历史在作品,很有可能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发生转变的时候,成为一文不值的颜料和画布的堆积。

    尤伦斯夫妇藏品 张培力 X系列

    据苏富比公布的尤伦斯专场前十名拍品名单,2件被匿名买家买走,2件被美国私人藏家买走,1件被纽约阿奎维拉画廊买走,5件被亚洲私人买家买走,亚洲买家已经占据半壁江上。阿奎维拉画廊是曾梵志的代理画廊,以1690万元港币买走曾梵志的《面具系列NO.4》,情理之中。此外,据消息灵通人士透漏,这场拍卖确实吸引了西方一个神秘资金,这一神秘资金稳准狠地拿走张晓刚、王广义和张培力三人的力作,总竞标额超过1亿港币,令其他买家毫无招架之力。神秘资金的加入,令人浮想联翩,很多人甚至将这一神秘资金和尤伦斯本人或乌力?希克联系起来。甚至从逻辑上,阐述了他们护盘的可能性:一亿港币和他们的收藏相比,小巫见大巫,值!在没有充足的实证前,笔者对阴谋论并不感兴趣。笔者感兴趣的是占据前十边壁江山的亚洲私人买家的影响力。

     

    丁乙 十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华人藏家的崛起,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话语权肯定会回归本土。但是,越来越多的华人藏家在高价市场上的财大气粗,却显现出对当代艺术现在和未来走势的不自信。疯狂追高具有历史价值的作品,是因为他们已经认定这些作品的价格只会升不会降。面对这些几乎成为定论的标杆性作品,只要有足够的钱和勇气,拿下并不是大问题。但是,这段逝去的历史的评判权却不在华人买家手中。由于意识的缺失,我们已经失去了这段历史。现在,我们有能力把这段历史买回来,是幸事。更大的幸事则是不让现在和未来的历史流逝掉。以现在实力派买家的作为看,他们关注的还是保值增值功效更强的逝去的那段历史,对即将进入“历史”的当下和未来还缺乏足够的信心。但是,现在却已经有海外藏家关注这段现在和将来的“历史”。比如澳洲的朱迪女士,她只收藏2000年以后创作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因为2000年之前的好作品都已经被“尤伦斯和希克们”买走了。朱迪的努力也不容小  ,她的家族在澳洲财富榜上排行第三。强大的资金势力加上智慧的收藏理念,使她很有可能成为二十年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尤伦斯或希克”。难道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一直要让别人保存?难道华人卖家总要扮演高价回购“历史”的角色?

    与高价回购历史相比,把握当下和将来的历史也许更为重要。

  • 中国古代著名国画欣赏

    2011-3-11

    中国古代著名国画欣赏

    步辇图.jpg

    采薇图.jpg

    芙蓉锦鸡图.jpg

    富春山居图.jpg

    虢国夫人游春图.jpg
  • 中国美术馆写生展

    2011-1-03


































































我的最新图片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