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04-28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我的栏目

RSS订阅

杰克逊·波洛克

2009-04-20 17:02:49

杰克逊·波洛克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画家,同毕加索、马蒂斯一样,在现代主义艺术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19世纪的人们如果看到他的作品,也许会感到那是像没有希望获胜的赌博一样而不会予以认可。而今天人们对波洛克的极高评价正来自于这些作品。考虑到这一点,人们一定会惊慌万分。波洛克具有受到极大压抑的偏执狂性格,从通常观点看来,他的绘画生涯也与众不同。尽管他忍受着极大的精神痛苦而专心于绘画创作,但他找到自己道路之时,只掌握了作为画家的极其初步性技能。但最后,波洛克越过了苦难道路上的所有障碍,加上良妻子丽·库力拉斯勒的无私支持,他终于创作出众多令人叹服的优秀作品。

1912  出生于怀俄明州寇第镇,是鲁洛伊·波洛克与史黛拉·梅·玛库雅之子。
1920  鲁洛伊离家赚钱,但仍与家人保持联络,休假都回家。
1930  前往纽约投靠格林威治村的两位哥哥。进入艺术学生联盟,认识画家托马斯·哈特·班顿。
1935  因班顿离开纽约,陷入忧郁症与酗酒的恶性循环。为“联邦艺术计划”雇用,绘制政府机关的巨型壁画。
1938  因酗酒而遭“联邦艺术计划”解雇,因酒精中毒被送至纽约的怀特·普列恩斯医院治疗。
1939  接受荣格派心理分析治疗。认识大都会美术馆馆员约翰·葛雷安。
1941  与丽·库拉斯勒认识,随即陷入热恋。
1943   被介绍给美术牧藏家佩吉·古根汉,在其画廊展出《人物速写》,并于年底在该画廊举办第一次个展。
1945  与丽·库拉斯勒结婚,一起搬到长岛的农家。
1946  改建仓库做工作室,开始尝试破天荒的滴流技法。
1947  佩吉·古根汉的画廊关闭,贝蒂·帕松斯接手成为他新的经纪人。
1950  摄影家汉斯·纳穆思拍摄了在工作室作画的波洛克。
1952  改由专门经营抽象与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画商西得尼·詹尼斯作经纪人。
1955  因酒精中毒的影响而中断创作。与模特儿露丝·库里谷曼外遇。
1956  库拉斯勒前往欧洲散心,库里谷曼住进波洛克家中,8月波洛克因车祸死亡。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Pollock),1912年1月28日出生于怀俄明州的寇第镇,是五兄弟中的幺子。波洛克开始受世人瞩目的时候,他和他的经纪人都非常重视其出生地所带来的西部形象,把他包装成“未受都会污染的牛仔画家”。这样的宣传虽然在20世纪40年代的纽约大受欢迎,但包装的完全是谎言。寇第镇确实是从名演员“野牛比尔”威廉·寇第的名字而来,拥有拓荒的形象,但波洛克在这里出生后不到一年全家就搬离了寇第镇。
        波洛克一家在杰克逊·波洛克满一岁前就举家离开寇第镇,搬到加州的圣地亚哥。一年后又搬到亚历桑那州的凤凰城,不停地搬家成为波洛克青春时期的家常便饭。其父鲁洛伊是所谓的人生失败者,在加州、亚历桑那州各地不停地换工作,种过水果、卖过石材、当过牧羊业者、经营旅馆、移送牛只等等,都无法使一个有众多孩子的家庭经济安定。到波洛克长大成人时,鲁洛伊几乎已脱离了这个家庭。他到处打零工,赚钱的时候就寄钱回来,虽然也写信,但却很少回家。
        因此波洛克可以说是在母亲的教养下长大的。其母史黛拉是一个要求严格的女性,对儿子们关怀备至,她溺爱所有的儿子,尤其是幺子波洛克。这造成了波洛克一生背负着母亲过度的神经质,这在许多作品中都表露无遗。
        年轻的波洛克也有许多烦恼。虽然沉默寡言、内向但却容易情绪激动,因此他曾在中学被退学两次。在青少年时期,波洛克开始对神秘的神学感兴趣,尤其臣服于从加州发展出来的印度神秘学学者克里希那穆提的学说。克里希那穆提学说的基本精神,是经由自我发现、自我认识来追求幸福。这个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波洛克,成为他一生信念的核心。
        不擅言词但认真的个性,让年轻的波洛克在十几岁时就认为“艺术表现”是自我发现的惟一途径。他并不是错觉自己有艺术方面的才能,而是自己说服自己毫无天分,换句话说,波洛克并非靠发展与牛俱来的天赋,而是靠意志力成为艺术家。
        1930年,十八岁的波洛克前往纽约格林成治村(Greenwich Village)投靠哥哥法兰克与查理,法兰克与查理在纽约美术界虽不起眼,但却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母亲的期望。波洛克在兄长的建议与帮助下,随查理进入了艺术学生联盟,跟随地方主义画家托马斯·哈特·班顿(Thomas Hart Benton)学习。班顿狂野但狭隘的画风在20世纪30年代初名噪一时,当时有的艺评家认为他那跃动的“牛仔风”壁画,是对欧洲现代主义的适时解药,甚至期待他成为第一个美国独创的绘画流派。班顿像朋友一样地对待波洛克,劝他放弃追求神秘学,建议他可以更有男子气概一点。就这样波洛克进入了二十岁,像一个都市牛仔般在格林威治村彷徨徘徊。由于班顿很爱喝酒,波洛克也受其影响,没过多久就罹患酒精中毒。
        班顿于1935年离开纽约,波洛克由于失去年长的朋友而陷入忧郁,必须靠连续好几天的痛饮来疗伤,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其实当时波洛克已经自立,为罗斯福总统救济大恐慌失业者的新政策之一、公共事业促进局(WPA)的“联邦艺术计划”工作了一段时间。波洛克与WPA签约,制作政府机关的壁画,但1938年6月因酒瘾越来越严重,终于被“联邦艺术计划”解雇。之后,波洛克更因此借酒消愁,两天后因急性酒精中毒而被送入纽约的怀特·普列恩斯医院治疗。
        波洛克住院将近四个月。这期间治疗计划的一部分就是让他画素描,因此留下了许多册描写动摇心灵状态之素描集。素描能力不足原本是阻碍波洛克在艺术上发展的原因之一,但这些素描集显示即使没有丢勒(Albrecht Durer)的水准,他在技术上也绝非缺乏才能。波洛克任由描画的笔尖跟随自己性格的分裂潮流,即抛开具象而放任自己进入超现实与抽象的世界。在人生最低潮的时候,波洛克看见了自己所追求的艺术进步的线索。
        出院后,波洛克开始尝试过正常的生活。1939年,他开始接受荣格派(carl Jung)的心理分析治疗,虽然医生在治疗酒精中毒上失败,但通过由绘画数量众多的超现实素描让他表达出潜意识中的恐惧,成功地引导出他心中那个不擅言词的艺术家。不久波洛克即被大都会美术馆馆员约翰·葛雷安所注意。葛雷安是原始艺术的爱好者,他认为波洛克缺乏适应性的个性是其追求心灵上的真理之证据。这也成为后来波洛克给一般大众的印象——一个乩童般(shaman)的画家。
        1941年,葛雷安介绍波洛克与丽·库拉斯勒(Lee Krasner)认识。库拉斯勒是出生于布鲁克林的第二代俄裔犹太人,比起波洛克,她在曼哈顿艺术圈已小有名气,两人随即陷入热恋。通过库拉斯勒,波洛克得以跻身于纽约艺坛的中心,并因此于1943年与大收藏家佩吉·古根汉(Peggy Guggenheim)认识,即后来以其美术收藏为基础、设置古根汉美术馆的女性。同年古根汉经营的“本世纪艺廊”开幕,春季展即展示了波洛克的画作。其中《人物速写》大受好评,例如著名的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即这样称赞道:“这是我在美国所见,最令我感兴趣的一件作品。”古根汉随即应要求在1943年11月为波洛克举行了第一次个展。这次展览在艺术评论界引起了一片赞赏声潮,《纽约时报》的艺评专栏写道:“波洛克的才能像火山一样汹涌强烈。”
        1943-1947年间,古根汉又为波洛克举行了三次个展,着实地提高了他的名声。但佳评如潮并不代表购买同样旺盛,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波洛克过世,即使是一流的艺术经纪人也无可奈何。1947年古根汉经营的“本世纪艺廊”关门,她说服有引导美术界潮流之称的贝蒂·帕松斯接手推销波洛克,但波洛克的作品始终叫好不叫座,波洛克将原因归咎于帕松斯能力不足,因此于1952年擅自解约,另外委托专门经营抽象与超现实画作的画商西得尼·詹尼斯。詹尼斯虽然成功地卖出很多极高价的作品,但波洛克生前最高价的作品也只有八千美元,因此他在经济上一直捉襟见肘。
        1945年秋天,波洛克与丽-库拉斯勒结婚,并搬到长岛的东汉普敦附近的小农家,与波洛克所熟悉的、充满诱惑的曼哈顿酒馆区距离三小时车程。朴素的农家、凉爽的海风,波洛克开始过着与妻子一起到海边漫步、捡拾漂木及贝壳的日子。远离酒精、处身于洗涤心灵的优美环境,解放了他心底无尽的艺术潜力,波洛克开始努力成为世界最受瞩目的艺术家。刚开始他在二楼卧室创作,有时也在地板上作画。1946年夏天之前,波洛克将挡住海景的仓库搬移并改建成工作室。由于这间工作室,波洛克才得以脱离传统的绘画技法。越来越常在地上作画的波洛克,除了直接从罐中倒出油彩,也用棒子或笔沾颜料滴在画布上。
        1950年秋,摄影家汉斯·纳穆思(HansNamutll)拍摄了在工作室作画的波洛克。当时,他正在制作巨幅滴流作品,这很有可能成为他最杰出的一件。但悲剧再度发生,任拍摄工作接近完成的时候——存戒酒两年后的波洛克又一次坠入酒精中毒的陷阱。从此以后,波洛克的人生就一直走下坡路。
        20世纪50年代中期,波洛克的创作活动已经断断续续,作品亦失去自信,朋友们也渐渐无法忍受他的自暴自弃。波洛克与库拉斯勒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甚至和年轻的模特儿露丝·库里谷曼搞外遇。1956年夏天库拉斯勒到欧洲散心,库里谷曼就住到长岛波洛克的家中来了。8月11日傍晚,波洛克驾驶的敞篷车冲出路基,造成库里谷曼受伤、波洛克自己也从撞得稀巴烂的车内飞出,一头撞上橡树而死的惨剧。
        就这样,现代美术史上最富传奇性的画家结束了他的生命。

《蓝棒:No.11,1952》  波洛克作  1952年  210×486.8厘米  油画  堪培拉 澳洲国立美术馆藏
        到1952年为止,波洛克都沉浸在无法再度振作的精神危机中,引起议论的名声虽然几乎和毕加索一样显赫,但却没有给他带来名誉和金钱。1952年在贝蒂•帕松斯画廊的最后一次个展,大幅作品一件也没有卖出去,甚至还有一幅遭到毁坏。波洛克酗酒且异常的行为终于使得朋友一个个远离,连有耐心的妻子丽•库拉斯勒也忍受不了。波洛克几乎无法振作精神画画,经常在巨大的压力下泪流满面。在这样的状态中,由于友人、建筑师东尼•史密斯一再的拜托,波洛克才终于完成了最后一幅杰作。
        史密斯确信波洛克可以回归到像1950年《秋之韵律》般的创作状态,疲惫的画家也开始准备迎接挑战,结果产生了非凡的作品《蓝棒:No.11,1952》。与《秋之韵律》不同,作品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即使是一幅抽象画,这件滴流作品有时也被评论为非常“巴洛克”。波洛克的所有滴流作品并非件件成功(一旦他认为失去控制、构图不协调时,就破坏作品),《蓝棒:N0.11,1952》其实也差一点就面临失败。由于使用铝颜料使得画面更光色闪耀,面临“色彩爆炸”的波洛克灵机一动,在身边一根木棒上涂满了颜料,然后将木棒压在画布上,制造了八个奇妙的直线条纹。这些“蓝棒”使作品风貌为之一变,奇迹般地拯救了画面的不协调。《蓝棒:No.11,1952》于1973年被澳洲国立美术馆收购,据称价格高至二百万美金,到目前为止都是澳洲最珍贵的艺术品之一。


No.7A

No.7A

茶杯

茶杯

诞生

诞生

淡紫色的雾No. 1,

淡紫色的雾No. 1,

灰色海洋

灰色海洋

激动的眼睛

激动的眼睛

假面

假面

蓝棒:No.11,1952

蓝棒:No.11,1952

炼金术

炼金术

拿刀的裸男

拿刀的裸男

男与女

男与女

秋之韵律:NO.30,1950

秋之韵律:NO.30,1950

闪光的物质

闪光的物质

往西部

往西部

五英寻整

五英寻整

肖像与梦

肖像与梦

月光女神

月光女神

钥匙

钥匙


分享 |

TAG:

泊云轩 删除 boyun 发布于2009-04-21 20:04:14 评5分
大师够抽象
我来说两句

-5 -3 -1 - +1 +3 +5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