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 2024-09-21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RSS订阅

李天舒黑龙江人,曾任新疆军区后勤部战士,在此期间创编了计算机音乐教学法,荣获后勤部嘉奖。1993年转业后,开始创办自己的文化公司并成功经营。2005年投资拍摄的电影《望山》荣获大学生电影节提名奖,最佳新人奖,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传媒大奖单元入围。2008年为中国邮政和新影联院线全国首创贺卡型电影票,首张001号电影票被中国电影博物馆珍藏。2011年,担任制片人的李天舒投拍数字电影《毕业证》。

我最真挚的战友-胡继伟兄弟

2011-12-08 10:47:55

我最真挚的战友-胡继伟兄弟
                                        魏凌(魏能凌)
      每年10月17日前后,胡继伟总会约上我及在渝的战友,带上好酒好烟,心情沉重地来到石桥铺殡仪馆,抱出战友廖兵的灵骨塔,与天各一方的他互诉衷肠。胡继伟总爱说:“兵,战友们都想你,你走后,我答应过你,会代替你给老人当儿子,妈妈和全家都好,我也很好,你放心!”阴阳相隔的时空对话,朴素真诚的兄弟对白,总会让我们泪流满面,这是一个忧伤、悲痛的故事,也是一个美丽、温暖的故事。
      1986年10月,我、胡继伟和廖兵等江北区入伍的50名新兵,穿上新军装,戴上大红花,挎着绿挂包,打起背包卷,在鞭炮和锣鼓声中,挥手告别送行的亲人,登上从重庆开往成都的列车。廖兵冲站台上哭得眼泪汪汪的母亲陈万清挥挥手,含泪说再见。胡继伟的妈妈刚刚推出手术室,没到火车站台上给儿子送行,瘦弱的他忍着泪,割舍不下那份亲情。第一次出远门,眼前的不快很快就烟霄云散了,大家欢歌笑语,当火车行至甘肃嘉峪关、新疆哈密时,看到茫茫戈壁,荒无人烟,便怀念起重庆的四季绿叶,失落感顿然涌现,大家相互鼓励。经过一周的长途颠簸,我们到达了新疆塔城边防某部。50名新兵中,胡继伟和廖兵年纪最小,长得也最帅气,性格耿直豪爽,我与他俩年纪相差不大,共同语言特别多,谈得很投机,彼此聊成了知心朋友。
      新兵训练期间,直线加方块的枯燥生活,思乡的情怀涌上心头,加之训练强度大,语言、生活不习惯,面对困难,他俩相互勉励,一个生病住院、另一个总会守在床前。80年代后期,边防部队条件极其艰苦,边防哨所每年几个月零下几十度的酷寒,谁都可能面临不测。新兵训练间隙,在白杨树的见证下,他们相约:在部队上好好干,为父母争光,如果谁不幸牺牲,另一人必须到对方家当儿子。
      带着这份约定和真挚的友谊,他们刻苦训练,努力工作,考取了同一所军校、同一个学员队,而且分到同一个班,胡继伟担任班长,廖兵担任副班长,每天形影不离,最高兴地事情莫过于一起给家里写信。他们齐心协力带领班集体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兄弟之间的友谊在训练、学习中得到了验证和升华,火热的青春年华在拼搏中尽情挥洒。军校毕业后,他们回到老部队,分到不同岗位,始终保持联系,相互鼓励,常在一起共叙思乡之苦。3年来,他们相约一起回渝探亲、一同拜望双方父母、一同看望复员战友,一同大碗大碗喝酒吃饭,看到他们兄弟之间亲密无间的情谊,平凡而充实,复员回地方的我,从内心羡慕他们,也经常叮嘱他们相互促进,保重身体,力争事业有成。
      1992年10月17日,天有不测风云,担任部队机要参谋的廖兵执行护送机要设备的任务,遭遇车祸,司机和机要股战士当场牺牲,后排的廖兵腿部受重伤。廖兵牺牲前还守着设备,直至机要人员赶来,做完交接后才落气。因为在护送途中表现英勇,廖兵被追授为革命烈士。
胡继伟是我最亲密的战友、朋友和兄弟,我们常聚在一起,玩在一起,与我思想交流比较多,在我的记忆中有几件事情令我终身难以忘怀:
      一是认下“廖爸”和“陈妈”。廖兵的牺牲,胡继伟难以承受,当他连夜赶到医院时,熟悉的身影早已告别人世,只留下他们在返乡探亲时一起买的包和鞋,这个打击是致命的。他控制自己的情绪,受组织委托,接待廖兵家人来部队处理后事,并将廖兵的骨灰护送回重庆。在灵堂前,当着廖兵的照片,胡继伟在廖兵父母前跪下,喊出了“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太难过,兵没有来得及孝敬你们,就由我来替他尽孝,我就是你们家的老三,你们要保重身体”,并向廖家讲出了6年前那个约定。当时的情景真是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廖爸”和“陈妈”想到儿子的细心,竟然用一个约定,给家人留下了另一个“老三”,哭得比任何一次都更加悲痛。
      二是“廖父”灵堂前送终尽孝。2004年,廖兵父亲身体不好,胡继伟坚持每天到床前问这问那,买这买那,只要医生有什么吩附,他总是记在心上,按医嘱安排廖父的生活起居。因医治无效,廖父带着对人间的深深眷念,到天堂寻找儿子,与儿子廖兵相会。胡继伟给单位请假,就说父亲去世了,披麻戴孝守在灵堂前,每天坚守的时间最长,廖家兄弟四个,守灵三天,一字排开给老父亲磕头,一个都不少,胡继伟居中,虽然是异姓兄弟,但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代替廖兵完成了一个儿子的责任。有时,我还跟胡继伟开玩笑,在自已家里,你还可以跟父母生点气,闹个别扭的,但对廖家父母,你为什么总是这么贴心,这么有孝心,对战友父母甚至比亲生父母还要好。他总是抿着嘴,眼眶中少许泪花,轻轻地说:“我只是希望,大家感觉老三依然在,就够了。”
      三是孝道放首位尽享天伦之乐。1992年至今,我是亲眼见证了胡继伟如何从胡家老三成为廖家老三的。20年来,胡继伟信守承诺,忠实地履行廖家老三的责任和义务。他是一个特别传统的人,把孝道看得非常重,多年来如亲生儿子一样照顾着廖兵的父母,每次廖家人都亲热地喊他老三,廖兵的侄儿、侄女都脆生生地喊他三爸,他是发至内心地享受着这种幸福,连我这个外人都能体会到这种天伦之乐。1998年,胡继伟转业回重庆,我到火车站接他,浓冬时节,天刚刚亮,寒意逼人,他见我的第一句话就问,不知廖爸、陈妈现在还好不?你首先将我送到他们那里去,我去看一看,才放心。刚回来的那几年,他往返于两个家,每个家住几天,胡继伟心里才踏实,心情才舒坦。
      四是忠实地履行16岁时在白杨树下的承诺。从1992年开始,胡继伟每年回渝探亲,首先到的是廖家,再回自己家,穿着军装就进门,行李放在门边,大包小包的新疆特产,给廖家的多,给自己家带得少。转业回地方,每个月陈妈妈的柴米油盐,都由胡继伟定期买好,淌着热汗搬进厨房。带陈妈妈去旅游,在陈妈妈的手术室门口焦急守候,给陈妈妈买休闲椅,每周参加家宴、陪陈妈妈散步谈天,如果无法出席家宴一定会提前跟妈妈通电话,儿子该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胡继伟与廖家真正地融为了一体。陈妈妈发自内心地讲:“老三比我的亲生儿子都做得好,有点好吃的土特产什么的,逢年过节,糍粑、粽子、月饼从来都没有落下过,每次都亲自搬进家门,从不使唤司机或其他人,他对人好,是发自心里的好,细心,考虑事情比较周到。
      五是妻子的离去无怨无悔。2003年,胡继伟结婚了,他跟新婚妻子提出了唯一的要求,是一起照顾廖家两位老人。胡继伟对廖家的“偏心”,让妻子多多少少有了抱怨:除夕在廖家陪陈妈妈听新年钟声,初一大早才回家,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磕头拜年,然后才回自已的小家;每次单位发了东西,总是先给廖家老人送去,剩下的才带回;又不是你的亲爹亲妈,为什么这么上心?妻子很不理解,心生不少怨气,加之家里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去年,他与妻子协议离婚,妻子对他说,你是一个好人,是一位好儿子,也是一位好大哥,但不是一位好丈夫,而我是一名平凡女子,需要关爱,需要家庭的温暖,需要天天有盏明灯照亮我回家的路,你不能给我,我也不怨你,祝你幸福。胡继伟始终没有后悔,他认为,战友牺牲了,难道我不该替他敬一份孝心吗?我也想把两个家都照顾好呀。
      多年来,胡继伟给陈妈妈当儿子,这个故事早已感动了我身边许多人,他的一言一行,使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找到了稍许安慰。也许他做得不算多,只是力所能及,只是平凡小事,作为他的战友,我真为他感动。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评价人的标准或多或少有一些金钱元素,导致目前,老人摔倒了没人敢扶,小悦悦被车2次辗过,18名路人冷漠无情。我经常在想,人间需要爱,需要感情,需要向胡继伟这样把平凡的爱延续20年也不放弃的一种信念,需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温煦的阳光才能恩泽万物,才能照亮前行的路,才能洗涤心灵的窗户。

 



分享 |

TAG: 李天舒 制片人 望山 毕业证 胡继伟 廖兵

我来说两句

-5 -3 -1 - +1 +3 +5

Open Toolbar